“天音说得对。”嬴政让扶苏起身,随后驻足思索。“汉朝用了七十多年来解决的事,朕不过短短十年,能做到什么程度呢,无非是成了汉朝的经验教训。”
他对秦国的现状一清二楚,也知道自己一旦身死,扶苏根本无法钳制六国旧贵族。这些年他一直在锻炼扶苏,但效果并不好。
扶苏会是一个很好的守成之君,但以秦国现状还是需要强势的君王,他注定成不了第二个嬴政。
所以他同时致力寻求长生,当然现状看来是痴人说梦。
嬴政让扶苏不必妄自菲薄,罕见地安抚儿子道:“大秦运气不错,有神仙指路。”
【有能力的君王都能意识到郡国并行制只能作为过渡政策存在,从刘邦、刘恒、刘启都在尽力化解郡国的风险。最后到了刘彻才真正解决诸侯王对中央朝廷的威胁。】
【刘邦意识到短时间内天下百姓无法对国家形成统一的认识,于是分封了异姓和刘氏子弟为诸侯王。白登之围后,刘邦开始着力解决异姓王的问题,甚至搞出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
这个时期诸侯王在封国的权利很大:除了诸侯国内的丞相和太傅,其余官员皆由诸侯王认命;诸侯王拥有兵权、财权、铸币权和统治权。这些看似是汉朝下的诸侯国,实则与独立的小国家无异。】
【刘恒在位期间,中央朝廷的实力并没比诸侯国高多少,于是他着力对诸侯王格局进行调整,主要有两方面:‘众建诸侯’和‘以亲制疏’。
利用诸侯国内的变动实行‘众封制’,即把一个大的诸侯国分化成好几个,削弱他们的势力,比如齐国七分,淮南国三分。同时增加诸侯国,主要就是把自己的儿子分封在要害之地,一方面占据更好的地理位置,另一方面可以监视其他诸侯国。】
【刘启,大汉棋圣,年幼下棋时时与吴王太子发生口角,直接用棋盘砸死了吴王太子。他处理诸侯国跟他下棋一样简单粗暴,像耍流氓一般各种给诸侯国找茬,随后直接削藩。
比如楚王刘戊来长安觐见,刘启以他在薄太后丧期行乐为由,赦免其死罪但削减其封地中的东海郡。结果这些操作直接引发七国之乱,好在刘启任人唯贤,平定叛乱,并借此叛乱修整诸侯国,此时的诸侯王只剩下‘衣食租税’的权利。】
【一步一步下来,经过七十年的努力,到汉武帝时代诸侯王无力与中央朝廷抗衡,就算他合起来造反也没用——没用兵权,且什么部队能跟朝廷的军队抗衡,要知道这支军队是连年与匈奴作战!】
【此时一道‘推恩令’,彻底终结了郡国并行制。】
【推恩令,明面上是告诉各位刘氏子孙,江山要自家人享用,所以诸侯王的嫡长子继承诸侯国外,还应该把国家分出去一部分,分封自己的兄弟。从内部化解诸侯势力,让他们彻底成为光杆司令。实则就是‘众建诸侯’的升级版本。】
【公元前112年,元鼎五年,汉武帝借口诸侯王献上祭祀的酎金成色不好、斤两不足,削藩106人,当时的诸侯中有一半人失去爵位。】
听完汉朝削藩全过程,扶苏佩服得五体投地,“推恩令,真是无解的阳谋!”
“哪里这么简单。没有先辈的励精图治,逐步削减诸侯王势力,刘彻哪里那么容易做成大事。祖先种树,他就是一个摘果子的人!”刚才对儿子的怜爱之心被现实打到,嬴政只剩下无可奈何。
嬴政无奈道:“朕在你这么大的时候都能平定嫪毐之乱了!”
天音都把解决诸侯王的事掰碎了细说,扶苏竟然就看到了个推恩令?
——
“不错!不错!有老子的风范!”刘邦对后人的做法满意得不行,此时宛如一只开屏的孔雀。
他忽然想起秦始皇,“始皇帝那脑子,都没能想到这些!将来到了九泉之下,我也能仰首挺胸去见嬴政,告诉他大汉比他的秦更好!更长命!”
吕雉忽然生起了将刘恒抱养过来的想法,“跟着碌碌无为的薄姬有什么用,将来当了皇帝连个助力都没有。”
【汉武帝更重要的文治贡献是当皇帝用何种思想治国。】
【秦始皇统一后,百姓皆苦于秦法严苛。秦朝使用法家思想,将国家变成了一辆战车,这辆车可以冲锋在前,然而一经启动便无法停下。秦朝的灭亡也与法家思想有关——百家争鸣下各国有自己的指导思想,法家属于严刑峻法,难以凝聚人心,百姓对君王没有向心力,导致保家卫国者少,聚众反叛者多。】
【汉武帝也解决了这个问题,他的儿子用四个字概括了华夏大一统皇帝应该用的治国之术——外儒内法。】
第92章 第 92 章
“外儒内法?外儒内法!”刘彻抓住卫青, 惊喜得手舞足蹈:“朕没错!没错!”
年少登基却一直被窦太后压制,刘彻没有怨气是假的。
窦太后历经文景二帝,见证了黄老之学给汉朝带来的成效。对内与民休息, 不与民争利, 对外能忍则忍,绝不劳民伤财。
国力都是虚的, 但国库里的粮食布匹, 军队的战马, 百姓家里的余粮,这些都是真真切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