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向阳按下卸货暂停键,然后拿起对讲机:「树苗上去了,安排人卸下。」
「嘶嘶…收到!」对讲机传来回应。
高向阳这才看向老吴,他脸上非常平静:「你儿子想来农场?」
「是呀?」老吴擦了擦手,掏出一盒华子递过去:「高场长,帮个忙。」
「烟就不用了,你儿子年纪还小,农场的工作他吃得了苦吗?」高向阳也是职高出来的,这些年摸爬滚打下,才认清了现实,老老实实选择了来农场工作。
「这…我会监督他。」老吴保证着。
然而高向阳却摇摇头:「农场是公司的产业,按照公司的用工原则,年轻人不会留在本地,他如果要进来,经过培训之后,要麽去赣南分公司,要麽去琼州分公司。」
「不能留在本地?」
高向阳解释了一下:「是的,年轻人培训之后,适合去外地农场当小组长,或者农技员,小组长的待遇你应该清楚。」
老吴自然是清楚,他们农场几个小组长都是4500块钱的基础工资,他想了想:「那我回去之后让那小子去公司应聘?」
高向阳提醒道:「你还是和孩子聊一聊吧!毕竟年轻人的心思不定,如果他不愿意,就别勉强了。」
这也是江淼想出来的损招,就是故意设计工作和家庭分离,看看应聘者的决心如何,相当于变相的服从性测试。
如果不愿意去外地工作,那只能说明这个人的决心不够,他过来应聘,只是为了在靠近家庭的地方,找一个混吃等死的工作。
如果愿意去外地工作,那说明这个人有奋斗的心思,这种人值得培养,可以作为未来公司的骨干储备。
同时,这个方法也可以合理拒绝掉一部分本地人员工的人情,避免他们试图将家里面的年轻人安排进农场。
毕竟作为一个企业,如果一个部门的员工,出现大量有裙带关系的员工,很容易会出现相互包庇,甚至损公肥私的情况。
这些三四十岁的本地人,只是初期应急招聘,才会允许他们在本地工作,接下来招聘的员工,公司会逐步采用异村丶异镇安排的方式,将员工进行混编。
而且江淼已经通知了姐夫,让他在赣南地区招聘500个年轻人,然后带回来汕美的农场当小组长。
毕竟5万多亩榴槤种植园,每100亩需要一个小组,即11人,这意味着一共需要5000多人。
非常有必要从其他地区引入外地员工,用于制衡本地人员工。
实际上公平镇本身也没有那麽多劳动力,根据镇政府提供的信息,公平镇2024年的常住人口大概在11万左右,考虑到公平镇是劳动力大量流出区域,因此适龄劳动力占比大概为50%左右,即5.5万人。
这5.5万适龄劳动力之中,要刨除公务员丶老师丶小个体户丶孕妇,再刨除一部分不适合的人群,比如体弱多病丶娇生惯养丶劣迹斑斑丶好吃懒做之类的人,满打满算大概就只剩下3万人左右。
要从3万人之中,招聘5000名农场工人,显然是不可能的。
毕竟很多本身就有固定工作,或者家里面经营着农场,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忍受农场的工作强度。
因此从外地引入劳动力,就是必然的选择。
一旁的老吴,将华子塞给高向阳:「高场长别客气。」
「下次别这样。」
老吴听了高向阳的提醒,也觉得自己还是先问一下自家孩子的想法,毕竟现在的年轻人,很多都吃不了苦。
虽然他觉得农场的工作就挺好,对于他们这些长年在农村的中老年人而言,劳动强度已经是相对比较低了。
比如搬运东西,很多时候都是使用三轮车和缆车运输,他们年轻的时候,进山里面砍柴之类,只能用肩膀挑。
老吴刚回到自己的三轮车旁,准备搬树苗。
另一个同村中年人靠过来,小声地问道:「水哥,高组长怎麽说?」
两人一起抬下一棵树苗,放在了缆车的外挂架子上,然后使用专门的固定绳扣,紧紧扣住树苗。
老吴边走边小声回道:「公司确实要招人,不过如果是年轻人,要去外地工作,我们这些中年人,虽然可以留在本地,但不能在自己的村里。」
「看来我闺女是没有办法了。」
老吴再次搬起一棵树苗:「你闺女就初中毕业,又娇生惯养,农场的活肯定干不了,公司的文员要大专或者本科生,还是早点找人嫁了吧!都二十八了,再过几年,就更难嫁人。」
「我也在给她介绍,可惜她根本看不上。」
突然老吴闪过一个念头:「咱们公司的农场几个小组长都不错,你可以趁机撮合撮合。」
「他们?他们能够看得上我家那化骨龙?」
「试一试嘛!」
两人一边聊天,一边搬东西。
另一边。
吕伟斌正和公平镇的镇长陈国辉,在公平镇镇区北侧的西山村。
陈国辉笑容满面,指着在236国道西侧的大片荒地:「吕经理,这一片土地,贵公司满意不?」
「看起来很好。」吕伟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