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梳理大势
连哄带唬,安抚住了周边诸侯,在将徐州握在手上后,袁绍总算松了口气。
接手徐州之事,看似简单,但他早已谋划许久,为此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甚至都向袁术暂时低了头。
这些以往会令他感到屈辱无比的事,在此时的他看来似乎已然不值一提。
在田泽手上,他遭受了太多的挫折与失败,已然洗尽了昔日的高傲和刚愎自用,彻底放下了心中的架子。
成大事者,不可拘泥于小节。昔日韩信能忍胯下之辱,他袁绍低个头怎麽了?如今都沦落到了这般田地,还有什麽不能放下的呢?
河北之战,曹操损失不少,他损失的更多。
佯攻两座关卡丶攻打徐晃部,损失的部众加起来不下六万。
忻定盆地损失士卒不下八万,而且基本是他能拿出的最精锐的部队,以老兵居多。
高览所率的二十馀万大军,基本是靠士卒的死伤在拖着。
这种规模的兵力,已经超出了高览正常的统帅能力。虽然勉强能带,但除了一开始靠着兵多牵制住了关羽,后面完全被关羽压着打,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各方战场前后加起来,士卒损失近二十万,还损失了近半个冀州。
即使拿下了徐州,袁绍也只能说是回了波血,实力尚不及开战之前。此时的袁绍已经做好放弃冀州的准备了。
以黄河天险为界,重点经营青州和徐州,图谋中原,积蓄力量,伺机北伐。
沮授为袁绍设计的路线也基本是袁绍唯一的破局之法。
不过说起来简单,实际操作起来却是困难重重,且不提曹操丶刘备这俩难对付的主,就是袁绍自身内部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迁移人口,此事说起来轻巧,但操作起来不是一般的难。
安土重迁,几乎是刻在这个时代百姓血脉中的本能。但凡不是被逼到绝路,没人愿意迁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
即使是田泽治下,想要迁移百姓也很艰难。哪怕官府的信誉和威望都很高,哪怕待遇很好,也只有少数百姓愿意配合。
田泽之所以要求尽快迁移人口到并州,是因为手中刚好有大量从南方新招引而来的人口。
趁着这些人在幽州尚未完全扎根,要尽快迁出去,否则时间一长再想迁走就难了。
虽然目前发展的重心放在东北平原上,但田泽自然不会忽视大汉的其他州郡,不可能将人口只集结于东北平原一地。
并州及其毗邻的司隶丶幽州如今都人烟稀少,自然应该多迁移些百姓,以方便日后统治管理。
田泽有足够多愿意迁移的百姓,袁绍可没有。
他能采取的方法只有强迁。
将大部分冀州百姓强行迁移到青州,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钱粮物资,而且还会引起百姓的抵触。
不少百姓甚至为此北上流窜到了田泽治下。
不过好在当地的世家大族都是「明事理」的。
田泽治下于他们而言并不是好地方,留下些许德才兼备的家族子弟或者支脉也就罢了,出于家族利益,他们还是选择了袁绍,就像陶谦。
他并没有将两个儿子带往稷下学宫,因为这俩都没啥能力,而陶谦也非世家出身,早年靠的是自己的拼杀,去了稷下学宫也很难给他们铺路。
只有在徐州,他这个曾经的徐州牧才有些影响力。因此他将两个儿子留下,在袁绍麾下当个县令丶郡丞之类的,总比泯然众人来得好。
而他在稷下学宫好好呆着,袁绍才能真正安心。
在迁移人口的过程中,世家作为主导出了不少的力,按压下了无数反对的声音也制造了很多伤残之人,才成功迁移了绝大部分百姓,完成了这一浩大的工程。
然而,这些世家豪强也不是做慈善的,不可能给袁绍白打工。到了青州后,毫不犹豫的和袁绍开始了「分赃」,几乎瓜分了整个青州的土地,直接把税收提到了七成。
若是年景好也就罢了,可这些百姓刚刚落户,今年就出现了恐怖的蝗灾。
百姓吃不起饭了,同样毫不犹豫的开始造反,不少人落草为寇。
当时的袁绍还在忙于与田泽的战事,没时间理会此事。
麾下的文臣武将也基本都投入了战事,只剩下郭图丶蒋奇和高干等人看家。
在这种情况下,袁绍放手一搏的弊端再度出现。
郭图的能力根本处理不好青州的百姓叛乱问题,若不是蒋奇和高干能力颇强,只怕青州就要再度重现黄巾起义了。
世家豪强也意识到了问题,但这种时候,谁愿意松口?郭图又没有袁绍的威信,根本制止不了,甚至他所在的郭家也没少趁火打劫。
得亏河北战事结束的快,袁绍迅速的赶了回来,沮授丶审配等人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乱局。
如今的袁绍,看似强大,雄踞两个半州,明面上和田泽不相上下。
但实际上,冀州被半放弃丶青州内乱方才平息丶徐州也被陶谦此前卖了不少人口,整体实力竟然比之刚开始占据冀州之时甚至还要弱些。
这便是走霸道的弊端。
若是战胜不了强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