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生在这村上还是鼎鼎有名的。
五个儿子个个孝顺,一个比一个有出息。
大儿子胡长平和二儿子胡长安,还有三儿子胡长林继承了父亲的手艺,十里八乡都是出名的。
俗话说上阵父子兵,打虎亲兄弟,几兄弟互相扶持,老四胡长运开的砖窑厂也被连带着生意兴隆,老五更是出息,被几个哥哥供着读书,直接考取功名当了县丞。
路上,那些人明里暗里打听他们去县丞老爷家做什么。
元识生一脸骄傲,自是什么都说出去了,元君瑶无奈扶额,但也就由着他了。
没走多久,他们就迎面遇到了赶着牛车的胡大爷,胡大爷笑道:“我正想着出去迎迎你们呢,没想到你们来的倒挺快。”
有了胡大爷在前,那就不需要别人带路了。
跟着胡大爷走了大概十来分钟,马车终于停在了一排青砖瓦房前,周遭都是土坯房,这五栋房子犹如鹤立鸡群。
而这五栋房子前面还有两栋青砖房,那大概是胡大爷住了。
胡大爷骄傲的介绍道:“这是我五个儿子的家,我住他们前面,那是我住的,旁边是牛住的。”
本来元识生几人就看花眼了,结果听他这么一介绍就直接傻了
元识生惊讶道:“啊?给牛住的?”
他望着那青砖瓦房,嘴角直抽抽,虽然房子很小,但是,但是……
元君瑶只感叹一句,有钱任性。
“爹。”
“爹。”
“爷爷!”
“太爷爷。”
这时胡大爷几个儿子家走出来了好些人。
大大小小一大群。
胡大爷一阵介绍,元君瑶一个都没记住。
因为胡大爷的五个儿子长的真的很像,尤其是老大老二老三,她压根分不清。
三人干粗活的缘故,长的黑不溜秋的,五官又极其相似,就感觉长相都模糊了。
老四和胡长庚很像,但是她比胡长庚多了一丝精明,望着那双笑眯眯的眼眸,就有种票票不保的感觉,不愧是做生意的。
上次胡大爷置办东西就是他成亲。
胡大爷今年六十几,他的大儿子胡长平已经四十多,而胡长平的儿子估计和胡长庚差不多大。
这在古代很正常,婆婆和儿媳妇一起坐月子,小叔和侄子一样大。
连胡家五兄弟她都分不清,就更别提胡家大大小小一群人了。
光是孩子都有十来个,叽叽喳喳吵的脑瓜都疼,不得不说,胡大爷是真有福气。
元识生表示羡慕,一个劲地和元君和说,以后他成亲了一定要多生孩子,并且还说了很多大道理,说再有钱有势都不如子孙满堂。
元君瑶不能理解这种想法,他们现在的生活只勉强能温饱,生那么多孩子那不是加重生活负担吗?
古代男子满十八分田,女孩没有。
所以这就是古代为什么要生儿子,因为女性地位低下,生了女儿对他们来说真就是赔钱货。
元君瑶是不能理解他们的想法,生活越困难不应该是更加要优生优育吗?又不比现代生再多都是国家养。
胡大爷的儿媳们在准备午饭,胡大爷带着他们去了他家。
等他们进屋后,胡大爷上香放鞭炮以示看重,还给元家人一人包了一个红包,元君瑶的红包额外大些。
元家人受宠若惊,但拗不过胡大爷格外热情。
稍后,元君瑶磕头奉茶,正式拜干亲。
胡家人对于这才拜干亲很重视,元君瑶给胡大爷磕完头,还去每个哥哥家走了一趟,每个哥哥都给她包了一个红包。
一连套搞下来,元君瑶收获了六个红包,还有一群跟在她后面,追着她喊姑姑,姑奶奶的小屁孩。
元君瑶从马车暗格里拿出了好些糖果零嘴分给他们,心里在庆幸,幸好她空间囤了不少东西。
午饭很丰盛,因为人多,分了三桌,大人两桌,小孩独自一桌,每桌二十多道菜。
幸好人多,不然都做不出这么多菜,胡大爷四个儿媳,三个孙媳妇,七个人做饭。
这顿饭,胡大爷和元识生又喝了不少酒,两人走路都晕头转向,说话更是大舌头。
今日元君瑶倒是没再管他们了,他们喝的直接醉倒。
安顿好两个喝醉酒的人,胡长平特意找到她询问道:“小妹,爹说你要盖房子,自己画了图纸,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盖?”
元君瑶连忙拿出画好的图纸交给他。 “大哥,你看看可行,不足的地方希望能帮忙完善一下。”
胡长平接过图纸,胡长安和胡长林立即凑了过去,三人一见这图纸就移不开目光了。
这和他们往常盖的房子都不同,但是看起来很不错。
“小妹,你盖房子要的青砖瓦片四哥全包了。”胡长运拍着胸脯保证道:“绝对收你最低价,连买带送。”
“谢谢四哥。”元君瑶微笑着感激。
如此一来,将盖房子的事情包给几位干哥哥,那她就完全可以放手不管了。
见三人望着图纸移不开目光,元君瑶紧张的问道:“如何?能盖出来吗?”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