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英看着眼前这张和记忆中的某人有几分相似的脸,心中涌起一股冲动。
她想问问沈依然是否知道那人是否安好。
上次苏英的母亲来看苏英的时候,提到了苏英的兄长苏昀在剿匪时受伤的事情,而与苏昀一同受伤的还有沈依然的兄长,以及蒋娇娇的兄长蒋轩等人。
犹豫了一下,苏英还是开口问道:“你兄长可还好?”
苏英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让沈依然一愣。
“啊,什么?我兄长啊,我兄长没事啊。”苏英的问题把沈依然问懵了。
“没事就好。”苏英仿佛松了一口气。
“该回寝宫了。”
“啊,这里还挺好看的,我还想多待一会儿呢。”沈依然好似有些遗憾地说道。
“你想在这里待着也可以,但是千万不要再往前面去了。”
苏英还是提醒道,此时她的眼神中带着一丝严肃和警告。
苏英说完之后没有多做停留,朝着相反的方向走去。
沈依然看着苏英的背影,心中不禁思索着苏英突然问起她兄长的原因。
她一时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又想起苏英提醒她不要去前面,还没来得及问她为什么不能去,苏英就已经离开了。
前面到底是什么呢?
沈依然的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那种想要一探究竟的欲望在她的心中如潮水般涌动,抓心挠肺的。
她借着月光踮起脚尖,使劲地向前望去,她看到前面似乎是一个有些特别的亭子。
而且她还闻到了浓郁的桂花香气,从那个位置看月影池的视角似乎更好。
沈依然想了几秒钟,还是决定既然都已经来了,那就去探一探吧。
于是,她提起裙摆,轻手轻脚地向前走去。
哇,这里……这里简直太美了。
沈依然突然有些懊恼自己词穷了,似乎任何华丽的词汇都无法形容眼前的美景。
不过,她想起了一首诗,似乎可以用来形容此情此景,对着眼前的景色摇头晃脑的小声念了起来。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这是唐代一位诗人写的《春江花月夜》,沈依然觉得眼前的景色与这首诗的意境甚是贴合。
就是后面几句是什么来着,沈依然想不起来了
沉浸在美景中的沈依然并没有发觉,傅凌邺已经在她身后那棵很粗的桂花树下静静地站了一会儿了。
傅凌邺听着亭中那个女人念出了一首他从未听过的诗,心中不禁有些惊讶。
以前他怎么没有发现这个女人还会作诗呢。
今日是他母妃的忌日,自从先皇薨逝之后,就只有他还记得这个特殊的日子。
这里是他母妃获得宠爱的开始,也是他母妃离世的那个月色正好的夜晚。
傅凌邺静静地站在那里,目光复杂地看着沈依然。
他的心中思绪万千,那些关于母妃的回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
他想起了母妃温柔的笑容,想起了母妃对他的关爱与教导。
而此时,眼前的这个女人,在这月色下,在这月影池边,仿佛与这美景融为一体,让他的心中泛起了一丝别样的涟漪。
沈依然依然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她望着那波光粼粼的月影池,心中充满了感慨。
她想起了自己在现代的生活,想起了她的朋友她的家人。
而如今,她却身处这古代的宫廷之中,经历着种种复杂的人和事。
她不知道自己的未来会是怎样,但在这一刻,她只想尽情地享受这份宁静与美好。
突然,沈依然感觉到了一丝异样。
她似乎察觉到了有人在注视着她,偷感很重的向四周张望了下,什么也没看见。
嘴里还小声嘀咕着:不会真有鬼吧
傅凌邺静静地站在亭中,忽然间,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今日在海晏厅里沈依然弹奏的那首歌曲中的一句词——“错问今昔是何年?”。
他的思绪飘远,想起了母妃曾经对他说过的话:“邺儿,母妃最喜欢中秋夜了。”
或许,母妃所喜欢的是那个中秋夜在月影池旁牵起她手的男子。
然而,那个男子的多疑与不信任却亲手将她推向了无尽的深渊。
而在那黑暗的深渊之中,还有年幼无助的傅凌邺。
曾经,傅凌邺和母妃一样对中秋夜充满了喜爱。
但自从母妃逝去之后,那曾经的喜爱便被无尽的哀伤所掩埋,他也不再对这个节日抱有任何期待。
不过,每个中秋夜晚,他都会独自一人来到这里,默默地悼念他那痴情的母妃,那个曾说过喜欢中秋夜的温柔女子。
傅凌邺轻轻叹了口气,缓缓地闭上了眼睛,努力地收回那满溢的情绪,而后迈步向亭中走去。
就在这时,沈依然的身后传来了一个沉稳的声音。
那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