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来谈谈,封建时代的科举制度。
有很多人说,黄巢末年的起义彻底斩断了士族文化集团对仕途的垄断,而且给宋以后的社会创造了一个属于平民的阶层,
世家大族彻底在历史上退出了历史舞台,其实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
因为士族门阀的好处也有,坏处也有,你不能只看他的坏处,忽略了他的好处。
科举制兴起之后,科举就成为了普通人进入仕途的最主要的门道之一。
科举虽然在那个时期是比较公开公正的人才选拔路径,但是只有这种科举完全由皇帝及其统治阶层所控制。
因此选拔上来的人,都是皇帝所需要的那些人。
皇帝想把国家治理好,当然也希望重用那些有政治远见的人。
但是那些伪装成有学问的人,就比如一些马屁精、一些伪君子,他们也会通过科举挤进朝堂。
研究历史,你会发现在南宋以前,在五代十国之前,汉唐整个朝代的文化士族。
虽然有很多问题和私欲,但大多数时候其所代表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是一致的。
他们和皇帝的矛盾是,他们不在乎朝堂上坐的是谁,他们只在乎他们的利益能够得到保障。
像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个关于选拔人才的机制,本来一般是九品中正制,也就是古书上说的察举制。
因为当时的九品中正制,是按照祖辈的功勋和功劳来划分等级的,就连皇帝都无法干涉。
也相当于是世家大族,随便可以往朝堂里面塞自己的人。
你看东汉末年的袁绍,他祖上就是四世三公,在朝堂上的影响非常大。
士族遍布天下,在他们所掌控的区域内,教育资源是先他们自己享用的。
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有钱,他就当然可以让他的子弟读书。
穷人怎么有可能去读书呢?去读书的希望是非常小的。
但是自从隋文帝推行科举以后,特别是到宋代以后,科举制选拔出来的,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普通的中小地主阶级的人。
而且他们思想非常顽固,也不知道变通。
科举制的那个年代,特别是宋朝、明朝对臣子的要求非常高。
但是人性复杂多变,100个人里面能够出四五个忠诚的就了不得了,
你怎么可能要求100个进士,都是忠诚的呢?这是非常不符合人性的。
因此自从南宋的宋明理学出现以后,这种伪君子、伪道学便在官场上泛滥存在。
有一些那个高利贷者,还有好多奸诈之徒层出不穷。
在二十四史中,都有这些奸恶之徒的专门传记,比如宋史专门开列的奸臣传、叛臣传。
像什么宋代时期蔡京等奸臣,还有秦桧,他也是科举出来的,他还是什么状元,但是他确实是一个卖国贼。
还有明朝嘉靖时期的严嵩,他也是通过科举考试考上来的,但是他是个祸国殃民的东西。
还有明末清初时期的汉奸范文程,这样毫无人格底线的大奸大恶之人,在科举制兴起之前,还真没有发现几个。
可以说科举制他虽然培养了一些人才,但是他所内在的弊病是根深蒂固的,根本无法消除。
为什么社会上有一些人,对几块钱非常在乎,有时候甚至会和你争,和你吵?
举个例子啊,举个例子就是我十几岁的时候,我和我爸去亲戚家。
我们从火车站出来以后,到亲戚那个家还要走几里路,
我提议说打个的士也不过七八块钱,但是我爸非不同意,还教育我说钱不好赚。
走一走还可以锻炼身体,然后他就拉着我走的是小路,一路上他忘记那个亲戚家的地址,还拉着人家问。
大概走了半个小时,我们才走到,后来我们问了亲戚,进去才知道我们走了远路,我当时非常不高兴。
我就觉得为什么不花那几块钱呢?该花的就要花,这么一点,父子两提的大包小包在街上走不难受嘛,是不是?
难道这样就是节约了吗?我不知道什么是节约。
而且到现在,我的一个叔叔,也是这个样子,有时候为了买自己喜欢吃的东西。
如果那个东西的价格,不在他接受范围之内,他就和人家砍价。
如果价钱砍不下来,他就不会要或者唠叨几句,说人家贵了就走了,我觉得这样没必要。
你不想买你就走嘛,你何必让人家难堪,让人家为难呢?是不是说人家做什么呢?
但是他七八十岁都是70多岁了,都还是这个性格,我看也不可能改了,算了,这也是他自己的事,我也是管不了,唉。
——————
后来我看到了一个新闻,说的是有一个姓苏的,他在某个地方的地铁上厕所被收了1块钱,后来他就把这个地铁运营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法院判定地铁公司归还他交的1块钱。
这个事情,后来不知道是如何判决的。
我觉得这样有些纠结不是很好,因为纠结在这些一些小事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你不如放过他,你放过他,他也放过你,是不是?
这章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