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田收到消息,心里到是非常的高兴。前方的战斗还在继续,说明它们还有很大的希望将谷口联队救回来,而不是冲上去收尸。
于是整个太田师团都加快了行军速度,拼命的往前赶。
温三这边却是相当的清闲,基本是以以逸待劳的状态。丁丁猫儿的人在打扫完战场之后,也快速的退回到了自己的防线上。只有五旅的战士们退到了远处,随时准备穿插上去,切断鬼子的退路。
李长官那边,也在紧紧盯着这边的战场。这里绝对是继台儿庄战役之后,最大最激烈的一场敌我交锋。
由于温三并没有及时将自己这边的战况呈报上去,所以李长官的作战室内,一批高级指挥官都在不停的分析这边的情况,并且也在做相应的推演。
“各位,你们认为温三的部队这次能吃得下鬼子的部队吗?”李长官在交战的中心画了一个圆圈儿。周边还有用铅笔画出来的鬼子进攻路线,以及鬼子增援部队等等。
“这么多鬼子,温三没有这么好的胃口吧?光说这谷口联队和原口支队,就相当于两个旅团的兵力,温三的部队就算能压制它们,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取得什么战果。”
“看看后面追上去的森田旅团,它们离中心战场也非常近了。到时候温三的部队反而会腹背受敌,战场的走向,并不明朗,搞不好温三还会吃大亏。”有作战参谋认真的分析。
这样的观点还得到了好些指挥官的认可。他们都是基于自己的实力来看待问题,作出这样的判断,已经是高看温三的部队了。换着别人的部队,光是那两支正面作战的鬼子部队,就能将这么多人的国军打垮掉。
李长官听了这些人的分析,也觉得有些道理。他也承认温三的指挥能力非常优秀,部队很能打。可面对鬼子的精锐之师,真不是那么容易消灭掉的。
何况鬼子的增援来得相当的快,空中还有飞机助战。怎么看,还是温三的部队处于劣势。
“我们要不要派兵前去声援一下?”李长官自言自语的说道。他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按说温三的部队可是帮了他很多忙,从多方面减轻了徐州的压力。
现在温三处于危机之中,于情于理都应该调集军队支持一下才对。
“长官,这恐怕有些不妥,就算要出兵相助,也得向上级请示,方能调兵。如果毫不请示就调动兵力过去,恐怕事后要被追责。”
有作战参谋慎重的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原因倒是很简单,上层并不喜欢温三这支部队,能不能帮,还真不好说。
李长官也有些纠结,他之所以提出来让大家讨论,也是想统一思想,集体提出建议来。这样一来,就算上面追责,他也有合理的说辞。
“还是请示一下比较好,上面愿意出手,我们就立刻调兵。上面若是不愿意相助,我们看看热闹就好了。”
这个指挥官提出的意见,符合大多数人的立场,帮还是不帮,决定权都在上层的手上。他们也算是问心无愧了。
【指挥官】最近的烦恼是一点都没少,国军取得的战果并不足以改变徐州的战场。鬼子调集的军队越来越多,这是想要跟国军决一死战的节奏。
可国军的战斗力还真比不上鬼子的部队,尽管人数上国军占着绝对的优势。可打仗并不是简单的比人数,太多的因素都在影响战场的走向。
真正能打胜仗的部队真的很少,唯有温三这支部队,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到后来,不管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有些习以为常了。
“报告【指挥官】,温三的部队又在小南庄火车附近跟鬼子太田师团一部决战,其中还有华北方面军调过来的原口支队,目前正在激烈交战之中。”
“李长官来电询问,我们要不要派兵前去支援?”侍从室参谋把详细的情报呈了上去。
“怎么又是这家伙?据说他最近兵力增加到了五万多。相当于三个满编师的兵力了……”【指挥官】回忆了一下最近收到的情报。
关于这支部队,他还是很上心的,只是温三是头屈驴,牵着不走,打着倒退的主儿,很不好收拾。
“两个旅团的兵力,估计短时间内对温三形不成太大的威胁。让李长官密切关注那边的情况,集结兵力,随时准备进行支援。”
【指挥官】考虑了很久之后,这才作出了决定。
一句话,他想要温三感激国军。这个时候冲上去,最多只能算是锦上添花,如果等到要紧的时候冲上去,那就是雪中送炭。同样是支援,起到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
李长官得到这个命令,心中也释然了。这样做,才符合他们的利益。说到底,温三基本算是个外人了,占便宜的时候可以不吱声,但是给好处的时候,声音一定要洪亮,要让大家都看到。
然而没有人知道,温三只是营造了‘激烈’的假象,却是让各种方面都产生了这么多乱七八糟的心思。
由始至终,他都没有指望过谁会来帮助自己。跟鬼子打仗,怎么能轻易把希望寄托在别人的身上?
国军一些部队抽后腿的习惯可不少,温三对他们的信任度越来越低,就算周边有国军存在,他也不会将其战斗力计算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