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东来,鸿钧老祖入座于讲道台之上,目光一扫,有些侘异,却也不曾出言,只是手中量天尺轻轻一拍,六个座位重归原样。
接引准提这才面色一松,但定睛望去,才发现作席变化,他们身侧之人竟还是元始道人。
三清则是面色一惊,他们尚未有所察觉,位置便已被挪动,不由有些感叹鸿钧老祖之能。
“作席已定,后续不得更改,讲道开始。”
量天尺轻轻拍下,一到无形音波扩散,囊括众人,众人皆是心中一清,心神明净,随即道音响彻紫霄宫之中。
无数金莲自地中涌出,紫霄宫中遍布异象,天花散落,大道显踪。
只听其言道:
“诸道无可视,力辟大罗天,仙道何中取,自是道中玄。”
无数仙道隐秘,伴随着鸿钧之口,与三千大道结合,为其一一道来,其中内容无所不包,既有关乎性命修行,又有大罗修行之精要,令中人皆沉浸其中。
纵然是祈,神道修行远超同济,已入混元道之中,亦是觉得其言甚是精妙,仙道也并非如此前所想那般轻易。
场中众人皆沉寂,其中独有一人尚在清醒中。
后土环视周遭众人,见其皆沉迷其中,不由仔细打量,才惊觉上次共同听道之人,如今于场中不足半数。
此次讲道,十二祖巫仅她一人到场,如今见其变化颇大,心中不由一松,暗道:
“如今观宫中人变化颇大,未来听道者繁多,兄长他们不在,想来应当不会有人在意,此前尚有些担忧,眼下终于放心了。”
鸿钧就在高台之上,静观众人神态,口中讲道不停,众人神色各异。
祈在不断以已之道与其言相互论证,探寻其中不足之处,太一则是身上神力流转,完全将此次听道视为法术研习的参照。
帝俊沉迷其中,身上道韵流转,如大日腾空,却被一道无形的屏障所隔,无法影响到他人。
女娲身上造化大道显露,生命的气息磅礴发散,看得鸿钧颇为满意的点头,面露笑意。
伏羲却仿佛沉浸于道中,若即若离,但讲道中一切变化皆被其捕捉,从善如流,鸿钧见之,微微一笑。
三清身上道韵勾连于一体,异象显化,呈开天之时,清气上升之相,鸿钧见状则是以手抚须,眼神中颇为满意。
接引、准提二人,亦是道运流转,接引之相,其中露得金光,又有清明之意传出,慈悲苦难中蕴含智慧,普渡之意现于外。
准提身上则是显出菩提异象,上悬挂八宝,如梦似幻,似酲似睡,因果纠缠,却又清晰无比。
鸿钧见二人如此,却是眉头紧皱,仿佛看到什么脏东西一般,却又强制忍耐,仔细观望其中变化。
鲲鹏那边亦是非凡,有罡风环绕,鲲鹏异象显出,在罡风之中纵横无阻,时而又如坠沧冥,然地煞却不能加身。
鸿钧观望,无喜无悲,既无满意之处,也无什么嫌恶之地,只觉其为中庸之人,但为弟子足矣。
鸿钧又将目光投注于红云处,见其异象中万千红霞遍布,诸天显庆不由面露喜爱,随即目光不断在红云与准提之间来回扫动,似乎在犹豫什么。
造化玉蝶及时的显露身形,紫光闪烁之间,立于准提头上,鸿钧见之,难得面色一黑,伸手一挥,造化玉蝶消失不见,目光落于红云之处,眼中可惜之色明显。
这一切皆落于后土眼中,心中觉得惊奇,却又不敢发问,鸿钧也无遮掩,只是身体中走出一个人影到了后土身旁,微微一笑言道:
“可怜痴儿,竟这般命苦矣,如此天命,也不知是好是坏。”
随后那人将手放置后土头上,轻轻一抚,后土只觉得心中有无数困惑,却始终无法发问,心中焦急万分,最后却终究动弹不得。
不过仅此一抚,后土却发现她竟然能够隐隐听懂鸿钧所言之道,虽然有些模糊不清,但却如闻仙乐,觉得从未如此耳清目明过。
分出的人影重归于鸿钧身体之中,后土也将之前之事抛于脑后,沉浸于听道之中,随着道音变化,情绪反转动荡。
鸿钧见状满意一笑,身体之中又走出一道人影,行至祈的身边,祈也睁开双眼望着鸿钧,眼中略带一丝疑惑。
人影在祈的身边扶坐而下,笑道:
“道友,可否闲谈几句?”
祈见状虽然不解,却也收敛气息,言道:
“大神既然开口,又有何不能言之处。”
鸿钧分身这才笑道:
“道友不必如此,如今单以战力而言,吾未必胜,你我同为先天神圣,以道友相论即可。”
“道友乃善人也,虽其性凶,却非凶恶之人,于天地有大功德,吾亦欠道友不少因果。”
祈疑惑鸿钧为何会在此时谈论这些,但并无发问之机,也只好谦虚道:
“祈之功德,较大神而言,逊之远矣,大神乃于道之前,你我虽同为先天神圣,然道有高低,岂能相论。”
“至于些许因果,不值一提,大神切莫在意。”
鸿钧对于祈谦虚之言根本不在意,因果这种东西其实不在意便不存在的,当初险些让祈应劫,如今自然要还,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