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正如救急的春雨一般,缓解了他巨大的外债压力。
严寒山收下了钱,二话不说转身就还给了长欢坊,甄尚泽得到了算是太后的赏赐,更加不敢在暗杀之事上有过多怠慢,毕竟他所能知道的消息全凭沈淑昭一人所言。在无声无息之间,太后在宫外除了和朝官的联系,都渐渐地被沈淑昭一手掌控。不出几日,那个倒霉的官员在府中自尽,廷尉左查右查,也查不出个所以然了,甄尚泽依靠势力请的是朝外的江湖高人,如果不是重要的官员突然身亡,根本无人去仔细查一个小小八品官员的死因,所以最后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除了萧家明白以外,其他人根本不在乎这一个人的生死,萧家十分无计可施,毕竟他们自己就身陷于被火包围的危险中。
八月的长街头,干燥的烈阳烤着坊头的牌匾,南派文人开的茶楼里今日格外不同寻常,因为这个时间竟然比平时涌入了更多的闲人,那台上的说书的人正慷慨激情地点评萧府一案,为其出声喊冤时,台下的人居然异口同声地倒起了一片嘘声,这情况在他们这儿地方还是头一次。
而且往后那人每说一句话,台下就嘘一下声,直至说书的人忍无可忍地走下了台,这些人则更是起哄得厉害,每一天都是如此,久而久之,这些个说书人就不爱谈论萧府的事了。
沈淑昭坐在宫中安然品着美茶,坐享着王献向她禀告严寒山在宫外的成果。至中旬的这段时间里,严寒山使出了浑身解数,硬生生地将反对的声音都打压了下去,他日若是有史官为此记录一笔,必定是浓墨重彩地描写到这由一场命案引出的百家争鸣的盛世局面。
外面声音越多越杂,萧家就越难以摆脱声名狼藉,于是南派的那些人逐渐放弃了以萧家来打翻身仗的念头,都变得销声匿迹起来。
因为突发的南派文人的事件,沈淑昭在宫中的时间一直留到了长姐回府以后,大夫人想沈府中左等右等,也不见沈淑昭被人送回来,直到女御长托人传话给老夫人保平安时,她才明白过来,原来沈淑昭还是稳坐在太后身边红人的第一位置。这无疑是轻蔑地打了沈府一众人的脸,就好像是沈淑昭用无声无息的方式告诉了他们,即便大小姐回了府待嫁,她也是仍有资格继续留在太后的身边为其出谋划策的。
沈府的下人在窃窃私语时都纷纷这般说到:“二小姐这一回攀上了高枝,可再也不会轻易落地了
长姐即将入宫为妃,沈淑昭跟在太后身旁也是忙个不停。她虽疑惑萧府的人这么轻易就放弃,但既然宫外民声的事对方已经无力回天,那么她也就不再去过问萧府的失败了,只是叮嘱好了王献千万要留意萧府最近的动态。
在永寿殿内,沈淑昭挨着太后坐下来并为她体贴地揉捏肩膀,长姐出嫁的事此时已经做得差不多了,这时女御长自屏风后走出,呈上来好几个封号,让太后好生挑选。太后罢手让沈淑昭停手,接着对她说道:“你且看看这几个封号,你最中意哪一个?”
沈淑昭瞟了一眼面前的牌子,嘴角微翘,答道:“回太后,臣女觉得这几个封号都不怎么好。”
“哦?那你认为择一个什么字好?”
“德字平淡,端字保守,惠字平庸,明字寓意虽好,却也比不上那一个字。”
太后询问道:“哪个字?”
沈淑昭俯身至太后耳畔,拿起薄扇遮住轻声说了一句话,太后听后顿时一笑,眉色染喜,“此字甚好,她诸多的第一都可总结为这一个字,哀家认为唯独它才配得上庄昭的出身与才貌。”
然后她向女御长招手,“你过来。”
女御长半跪在太后身侧,太后向她吩咐道,“命人直接向皇上传话,封沈庄昭为妃,同时赐号,单字为——‘元’,诏书在明日时下发给沈府。”
听到沈庄昭的封号,女御长眼前一亮,回道:“是,奴婢遵命。”
沈淑昭温顺地接着为太后捏肩,眉梢却变得微妙无比,这一下后宫可有好戏看了。沈庄昭一入宫本就是众矢之的,还带着一个响亮挑衅的封号,势必会引起皇后与熙妃更强烈的反感。
她前世所遭遇的一切,此生就统统由她那傲慢清高的长姐来承受吧。
永元八月二十五日,天子纳妃,沈府嫁女,沈庄昭风风光光地以元妃身份来到皇宫,赐居承乾宫。路旁铺洒着数不尽的玫瑰花瓣,满宫的树上都系着红色绸缎,欢迎这宫殿即将新来的主人。而那陈家嫡女,则是赐为柔妃,居住在永和宫。
沈庄昭在之前出府时,大夫人一直依偎在沈泰生身旁喜极而泣,屡次都无法说出话来,她的一生所愿终于在今日达到,此时只顾着抹眼泪,无心去顾及旁的,沈淑昭的生母阮氏恭敬地和其他小妾一起退在下人面前,把地方留给沈泰生、大夫人与爱女相拥告别。
之后在众人的跪拜中,沈庄昭含泪上了轿子,经此一去,沈府于她而言就再也回不得了。
当沈庄昭和陈家嫡女一前一后来到了偏门,先来的陈爱蓉见沈庄昭也到达后,她的一长串队伍都停了下来,等着站在宫门口恭迎她们的女御长开门。
可是女御长却等到沈庄昭的马车一接近后,立马旁若无人地先为她开了偏门,让沈庄昭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