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风吹,门帘卷,细雨骤然渐下。沈淑昭抬头看向永寿殿的方向,自言自语唱了一句道:“薄命长辞知己别,问人生,何处凄凉否。”
轻轻一转轴,琴声悠扬,声声长慢,雨风将尾音送至远方黑云压人欲催之下的宫殿,然后又使之消散在空气里。此时太后的正殿内,人潮涌动,酒香四溢,所有尚乐府的琴师齐齐奏着明快的长曲,音乐宏伟高深,绕梁三尺,无人不感到身心舒朗。
一众美人舞袖于正中央,周围坐满了朝廷大臣,萧陈沈江四大家更是坐在所有功臣之前,太后和皇上则坐在上首,频频回敬着众臣的酒。
李司直,他就坐在最靠近太后的下位,今天连萧家等人都要让他几分。他本不喜品酒,但在这为自己的宴上也还是要给皇家一点面子,于是他只微抿几口。其他人此后不能再叫他李司直大人了,应该叫他李崇。因为到了今日,他就正式辞了官位,准备返乡了。
这时太后突然向他问道:“李卿,回去后你有何打算?”
李崇回言:“微臣只想带着怀有身孕的夫人回去安度日子,住原来的老宅子也未尝不可。”
闻言太后点头,说:“你夫人又得一孕,以后你也多有时日陪她了。”
举起手中的酒杯,李崇目光里满是不舍:“微臣对太后与皇上的恩德永生不忘,若不是李某有幸得到赏识,恐怕一生都不能近身服侍在侧。”
皇帝听后微笑着端起梅花银酒杯,轻啜一口,皮笑肉不笑。太后饮酒后道:“李卿,此后一别,就是永远了。”
“微臣在此祝愿太后长久安康,皇上福泽万民,卫朝生生世世都永传不休。”李崇说道,然后一饮而尽。
他不会明白,当他视线看不到任何人时,太后视他的眼神是如此意味深长,如此长久。而其他人,尤其是萧陈二人更是目光冷漠,萧丞相阴冷地注视着饮完酒的李崇和太后,等待着接下来的动作。
“李卿,你既然日后不打算为官,那么回去以后家眷又如何生计?”皇上开口问。
“回皇上,微臣另有盘算,虽然尚在谋划中,但是一定不会苦了夫人和孩子。”
皇上道:“那就好。你夫人和孩子的福气,都还在后头好着。”
太后笑曰:“没了李司直(辅佐丞相官职),萧丞相以后许就不习惯了。”
话语一转,众人看向萧丞相,他不慌不忙地语气诚恳道:“李司直如此兢业,没了他微臣的确会深感不舍。”
李崇听到向来对他有着戒心的萧丞相这么一说,不免微微一惊。太后顺着接话:“哀家也是这么想的。”然后她挥挥手,高德忠呈上一篇字迹规整的长赋,送到了李崇面前。她说:“这是孤对卿离别有感所作,卿侍奉皇帝和大卫朝也有数年,苦劳功劳皆有,孤想起往事不免感到伤怀,于是作一篇赋赠予卿当作长别。”
一阵暖流流到心头,李崇恭敬上前一步,当着所有人的面对太后行了大礼,坐在角落里的史官赶紧提笔记下了这一幕:永元二年宴上,太后赐李崇道别赋,表惜才之情,李崇行叩首礼。
李崇看向太后,他孤身一人从小地方调上京城,本是站不稳根基的小蝼蚁,是太后给了他荣华富贵的机会。寒门出身的他,被太后从一始终赏识,即便她只是个女人,又怎会不心存感激?更何况太后的铁手腕和女子身份一直令他钦佩。
只是这京城实在不合适他,他一早就看出了皇上与太后的隔阂,他欣赏的太后强势,但这迟早有一天会让一些大事发生。所以就算那天陈家的人没有找上他说那些话,他也知道要明哲保身。
恍惚中,多年尽心尽力辅佐他唯一的女主上的一切历历在目。
宴会结束,众人散去,李崇一步步同别人走出永寿殿,从远处隐隐传来琴声,是谁人弹得如此凄凉?他短暂听到后,匆匆赶着离去。
几辆大马车前,李崇的妻儿撑着伞正忙着吩咐下人,李崇转过身来,看着身后送行的所有人,太后,皇上,萧陈二人,还有一些官员。
他们面无表情地看着他。
天很黑,雨开始下大。
百位宫人送行下,李崇坐上马车,离皇城越来越远,再没回过头。当一扇宫门合上以后,从此前程就此改变。
留下身后神情诡异的各人,端着的,装着的,在他走后,都露出了本来的模样。
宫城最高层楼上,红墙拐角处,卫央曼妙的身姿立于鼓楼旁边,正若有所思地注视着李崇那辆马车与众人的分别。
微微细雨拂在面上,青丝被风吹起,她无动于衷地看着马车渐渐走,最后一声轻叹隐在风中。
散去后,太后随江家的当家人一路前行,对他道:“哀家好久没见夫人了,江卿改日可带长子和二子随她一起入宫,叙叙旧也是好的。”
江元东回:“太后若是想见,不久微臣便可让他们入宫与太后作伴。”
当所有权臣都朝外边走时,唯他和太后一边聊着,一边往长乐宫的正殿走去。
这边清莲阁内,沈淑昭弹奏着的琴声,越来越显得悲戚。她抚摸过琴弦,想着那可能会发生的事情。
外面大雨纷至,李崇的马车在滂沱雨点之中离开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