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寨的生活有条不紊,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
山下陆陆续续建起了好几个村子,皆是南边的富户们听闻此地的情况后纷纷赶来。
他们迫切地想要花钱购买粮食蔬菜,至于价格,宋清欢让小风统一进行定价,规定比饥荒之前的市场价高出一成即可。
如此一来,富户们觉得还能够接受,而无忧寨的村民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也终于有了丰厚的回报。
新村那边的滩涂田需要众多的人力,那些囊中羞涩,却又聚集在新村附近的饥民,纷纷到了韦双庆那里报名,充当临时工。
等到收割稻谷之后,他们会分得数量不少的粮食,其中有玉米、脚板薯,甚至还有土豆,这些粮食基本上能够让他们填饱肚子了。
第一批粮食送出去的时候,时间已然来到了三月底。
宋清欢仔细查看了小风他们统计的数据,此次产出的水稻多达三百多万斤,海红米更是有五百六十多万斤。
新粮按照每家一万斤的标准进行分配,山上山下两个村子一共有着两百多户人家,最后送到嶔州的粮食总计达到了六百一十四万斤。
鹰儿提前给温词安去了信,温词安迅速安排了人手前往无忧寨运输粮食。
为了能够顺利地运输这批粮食,温词安的人专门修了一条隐秘的通道,并且派遣了重兵严加把守。
这次一同运下山的,除了粮食,还有玉米、土豆跟脚板薯。其中玉米五万斤,土豆十万斤,脚板薯十二万斤,全部都在嶔州进行中转。
宋清欢并未出面,而是让小风跟李墨武前去会见了蔡文博。
毕竟以后他们是要走仕途的,所以先让他们在人前露面,如此一来,日后恐怕不用参加考学,也能够在京师占据一席之地。
李墨武深知宋清欢的这番用意,心中除了满满的感激,便是深深的遗憾。
李若若在大年初一的时候找他谈了话,李墨武没有丝毫掩饰自己喜欢宋清欢的心思,然而他也郑重地答应李若若,绝对不会因为这份喜欢而惹出什么事端来。
李崇明同样知晓这件事,面对这样出类拔萃的姑娘,哪个心怀春情的年轻小子会不心生喜欢呢?
倘若他年轻十岁,又身处高位,恐怕他都会不择手段地将宋清欢捆绑在自己的身边。
第一批粮食运出去之后,无忧寨里有不少人家都垦好了水田,他们纷纷来询问宋清欢如何才能将水稻种植得更好。
宋清欢索性在夜校里统一教授。
木匠们建完了学校之后,又抽时间给山寨做了一批便于农事的工具。
宋清欢依据自己的记忆,画了好几样,那些木匠们反复琢磨,终于造出了宋清欢想要的农事工具。
最令村子里的居民感到神奇的便是风车了。
宋清欢记得风扇车很早就出现了,可是玉国好像没有。
于是她就凭着记忆,跟木匠们一起,总算把风扇车造了出来,这样以后大米里面就不会有那么多的秕谷了。
还造了不少方便农耕的工具。
工具都放在中央广场,有一个本子放在那里,哪家借用了填个名字就行。
如今寨子里的男女老少都能写自己的名字了。
有些嫌弃自己名字不好听的,就找宋清欢给他们取名字,得了名字的村民能高兴上十天半个月,逢人便说自己的大名,是姑娘帮忙取的呢。
引来别人的羡慕。
第二季水稻种下去的时候,萝卜大丰收了。
宋清欢带着村民做萝卜咸菜,这可是南方用来就稀饭的绝佳菜式。
各家各户的妇人都出动来帮忙了。
在晒谷场上,宋清欢跟十几个妇人一起切萝卜,程予初赫然在列,她紧挨着宋清欢跟梁佩华。
程予初觉得自己的眼光真是顶顶好,选的这个儿媳妇,人美心善,重点是,什么活都会做,竟然还会教书呢。
这可比那个挨千刀的都要能干上几分。
除了切萝卜的人,还有其他人快速地将切好的萝卜条条放在通风良好、阳光充足的晒谷场上晾晒。
四月的嶔州,太阳很大,天气很热。
按照这个温度,这些萝卜干晒一天应该就差不多可以腌制了。
晒好的萝卜条,妇人们随时关注着,期间还不时走过去翻动萝卜条,这样萝卜条就会更加脆爽。
到了晚上,妇人们检查萝卜条,发现不少可以进行腌制了,于是从家里拿来大大的木桶,一层萝卜一层盐。
撒好盐之后,放上一块重重的大石头压着,静置腌制一段时间,这样可以去除萝卜中的部分水分并增加萝卜干的风味。
这样腌制了两天,妇人们又把萝卜条拿出来清洗,再次晾晒至表面干燥。
宋清欢做了麻辣味的萝卜干,她准备好了腌制的调料,盐、白糖、酱油、干辣椒粉、白芝麻、姜粉、花椒粉、白胡椒粉、芝麻油。
然后与萝卜干混合均匀,再将调味后的萝卜干装入干净无水的瓦罐中,密封腌制。
萝卜干做好了,就等着开罐即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