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法炮制,把所有的甘蔗汁都煮成糖,就到了开窑的时间。
当秦致远小心翼翼地打开窑门,一股热浪扑面而来,紧接着便是乌黑发亮的木炭映入眼帘。
成功了!
第一次,宋清欢没敢烧太多,大概一人只能分得一斤炭。
有了这次的经验,趁着还没过年,宋清欢让秦致远领着人再做这个炭窑。
玉国这几年不安生。
旱灾过去之后,有一年特别冷。
她也得趁着劳动力多的时候预备好。
不然两年半之后温家、李家、陈家回了京师,秦致远他们这群死士肯定也要跟着回去,到时候她就没有那么多的劳动力可用了。
还得让他们走之前把整个寨子的防御做一做,该围起来的围着。
不过她有那么多的帮手,也不怕外人来侵犯。
分好了炭,红糖也都做好了。
宋清欢把红糖煮成了粘稠的糖浆,留着备用。
她要教大家用米来制作过年可以吃,还能够做干粮的米饼。
家家户户派了人来学。
挑了个晴好的天,腊月十八,宋清欢把家里的大锅搬到了中央广场。
那天她早早起来淘了一百斤米,沥干了水,把米炒黄。
炒好晾凉之后,叫小红枣替她把炒米磨成了粉。
用布袋子把磨好的大米粉装起来,宋清欢还在里面放了几十片萝卜片。
这样放在家里干净的地板上,放了两天之后,就开始做南方过年常吃的米饼。
可惜能加的配料有点少,少了花生。
今年没有种花生,不过好像这个时代还没看到花生的影子?
明代中晚期才有了花生,这会子玉国应该还没有吧?
宋清欢只放了芝麻。
在嵚州城好不容易才买到了一点。
她还得留出二两种子。
炒好了米之后,宋清欢接着炒芝麻。
芝麻的香味飘出去老远。
【大人,你在做什么?】好几只小动物闻到香味下了山。
小灰灰在宋清欢家旁边的树上了望着,看到宋清欢在炒着黑黑的小颗粒。
【我在炒芝麻,准备做米饼。放心,你们都有份。】宋清欢对这群小动物是极尽宠爱。
【大人,你要不要肉?我在另外的山头抓了几只野兔子。】七宝回来了。
【你留着吃吧!】
做米饼只要女人跟孩子来帮忙就行,各家的汉子就留在家里修整房子。
有些家庭在加固房子,以确保房屋的坚固和安全。
还有一些家庭则选择在房子原来的基础上新建房间,为新年增添一份新的气象。
这些忙碌的身影和欢快的笑声,共同构成了迎接新年的美好画面。
宋清欢让梁思安把已经吸够了湿气的米粉替他扛到了中央广场。
饼印她有,上回去嵚州城,看到这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她都买了一些。
宋清欢让梁思安帮忙生火,米饼需要烤制。
然后她把焦黄的米粉倒入了簸箕里,撒了一小把芝麻,加入了粘稠的糖水,不停地揉米粉团。
揉到成团的程度,她把米粉压进了饼印里。
又用光滑的木棍在米饼的表面来回磨着,把饼磨光。
最后又敲打饼印的背面,把饼印里的米饼敲出来,放到梁思安在烧的火上。
火的上方是一张竹筛。
其他女眷很快就学会了,纷纷帮忙揉米粉团,饼印数量少,她们就想了别的法子,自己捏形状。
这下小孩子们可就高兴了,因为可以吃到各种形状的米饼。
宋清欢也佩服那些深闺妇人的创造力,捏啥像啥。
这或许与她们的刺绣能力有关?
待到妇人们学会了,宋清欢就去做了烤饼子的帮手。
第一筛,梁思安没有控制好火候,烤焦了。
大家又不想浪费粮食,焦的也照吃不误。
一个个嘴里赞扬着:“真香,脆脆的,从来没有吃过这样的饼子。”
宋清欢听了很是受用。
一百斤米的米饼,足足做了一天才完成。
最后得到150斤米饼,每家每户都有份。
剩下三十斤,宋清欢拿出二十斤放到了她跟小动物们接头的秘密地点。
【七宝,你把小伙伴们都招呼来吃米饼吧,我还有事情要忙。】宋清欢放好了米饼之后就离开了。
她要回家写福字,剪窗花了。
回到家之后,她拿出了自己在嵚州城精心挑选的红纸,巧手剪出一张张喜庆的红色窗花。
然后,她挨家挨户地将这些充满祝福的窗花送到村民们的手中,为他们带去新年的问候和祝福。
虽然今年的年节准备相对简单,但宋清欢相信,到了明年,他们一定能够贴上对联、挂上红灯笼,过一个更加热闹、喜庆的新年。
随着天气的逐渐转冷,还有几天就过年了,地里没啥事,家里也收拾好了。
宋清欢开始在家里督促几个弟弟用功读书。
她深知知识的重要性,希望弟弟们能够多读书,增长见识。
在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