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在年糕儿嘴里,就是一句“四叔也来了”,甚至说一句辛苦的话都没有。
常娥:“年糕儿,你四叔是四婶叫过来帮忙的,今天多亏了你四叔,要不这些货都不知拉到啥时候才能拉过来呢。”
年糕儿:“哦。”
然后她拽着常娥的手走到一边,小声说:“常娥姐姐,我偷偷跟你说,你离我四叔远一点,我觉得他不咋好。”
常娥忍不住笑了一声说:“常娥姐姐知道。你放心吧,常娥姐姐又不傻,好歹之前跟他相过亲,知道的他名声不好的事儿,但是你四婶都嫁过来了,这话咱们以后可就不能说了,知道不?”
年糕儿点头:“知道了,我是怕你不知道,提醒你一声呢。”
常娥:“嗯,我记着了。我就知道咱家年糕儿啥时都替常娥姐姐着想,做生意也想着,安全也想着,就连凌寄寄的麦乳精,年糕儿也乐意跟招财分着喝,常娥姐姐这心里头啊,暖烫烫的。”
年糕儿:“那咱不是一家人吗?当然要想着了。”
年武跟鲁玉琴先回家吃饭,虽然丁姑奶奶做了饭他们的饭,但是鲁玉琴就是要回家去吃,毕竟她要让年奶奶在家做饭,不能叫那老太太太闲着。
那老太太一旦闲下来,就会喜欢折腾破事儿了。
总之老太太想过好日子就过,不想过就想整点事儿出来。
赵明明请那两个负责人回家吃饭,顺便让他们看看堂屋里堆成山的货,吹嘘说那是他们的仓库之一,让两个负责人大开眼界。
两人都承认,虽然条件看着一般,但是生意做的确实挺稳妥。
年糕儿跟秦富贵拿碗拿筷子,然后在桌子边坐下来。
秦富贵的有点儿紧张,因为果冻生意他投了一百块钱,终于不像果丹皮的时候,眼睛只盯着好吃的了。
赵明明特地拿出专程去买的酒,“这是我们本地的酒,尝尝跟你们那儿的有区别没。”
他们饭桌上谈生意,年糕儿跟秦富贵就高高的竖起小耳朵。
丁姑奶奶抱着招财躲到后面,不出现影响人家谈生意。
丁姑奶奶在这方面十分有眼色,从来不会出现在不该出现的地方,招财要是饿了嚷嚷,她就先躲在灶房喂招财吃饭。
果冻厂其中一个负责人聊了一阵后,忍不住说:“小赵啊,你的意思我们都明白,生意肯定是要做的,我们也确实很想跟你合作,不过先发货卖完才付钱这事儿,怕是不太行。我们工厂有专门的收款部门,不能货发出去钱没到账,这个账目上会有点儿麻烦……”
赵明明下意识看了年糕儿一眼,结果发现小胖孩没说话,正埋头咬一块油滋滋的大肥肉。
另一个人点头:“是啊,其实在我们这来的路上也讨论过,看到了你的批发铺后,也觉得我们是可以合作的,就是这个款项怕是个阻碍。”
赵明明其实心里也明白,他到果冻厂去过,这家厂子虽然很新,牌子也是刚出来没多久的,但是厂子很大,不是一般的那种私人小作坊,跟果丹皮刘厂长那边的情况不一样。
果丹皮厂那边只要刘厂长同意先发货再付款,就不会有第二个人反对,但是果冻厂这边的情况没那么简单。
负责人:“主要是我们的合作要体现在合同上,合同上的付款方案要写明白,我们不可能写先发货再付款吧?那到时候跟你们对接的人,包括我们,都要承担一定的风险。”
拿了他们一车货跑了,他们到哪儿哭去?!
这事儿归根结底来说就是信任的问题,毕竟是初次见面,谁都不敢担那么大的责任 。
年糕儿突然抬头问:“伯伯,啥是合同啊?”
说话那人看了孩子一眼,以为孩子好奇心强,便跟她解释:“合同就是咱们双方做生意,要把一些约定成俗的话写在里面。比如约好了怎么付钱,什么时候付钱,到时候就要按照合同来办事儿,这样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纠纷。”
年糕儿:“就是为了防止有人赖皮,说话不算话是不?”
负责人:合同是把约定成俗的话写在里面,按照规章制度办事儿。年糕儿:就是为了防止赖皮。负责人:……对。
说话的负责人忍不住哈哈笑了起来,“要这么说的话也没错。”
年糕儿点头:“明白了,就是幺爹说的丑话要说在前头,做生意就是要把丑话写在合同里!”
对方再次大笑起来,“对对,把丑话写在合同里面,这样谁都不能赖皮!这孩子年纪不大,说话倒是一针见血呢。”
赵明明看了年糕儿一眼,“别看她年纪小,写作文上过报纸,人还上过北京的电视,我们都在电视上看到过她呢。”
两个客人顿时震惊地看着年糕儿:“这孩子吗?看不出来这么厉害啊!都上过电视了,作文还上过报纸?”
秦富贵:“她还在电视台跟阿凡提合过影呢!”
客人一听,都希望看一看年糕儿跟阿凡提合影的照片。
年糕儿都小屁股从椅子上滑下来,“既然伯伯们都要看,那我就拿给你们看一看吧!”
年糕儿把整本相册都拿过来了。
客人一边看,一边震惊感慨,“还真是在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