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音 > 历史军事 > 大唐太子的悠闲生活 > 第一百零一章 科举揭榜

第一百零一章 科举揭榜(2 / 3)

,当年许绍任职夷陵通守,带着湖北数州之地归附大唐,封谯国公。

而现在,他的幼子许圉师考取进士,又是进士榜首。

至于其他的名字,李承乾一概不熟。

等科举的名册传阅下来,李承乾这才看到,从科举刚开始筹备时才注意到的李义府,裴行俭仅仅只是及第而已。

这一次科举录用的世家子弟只有八人,进士及第一共六十七人。

朝中正缺人,因此尽管进士只有五人,但及第的人数有六十余人,也就是说这一次朝中为了选用人才,尽可能放宽了要求。

录用世家子弟只有八人,李承乾看完了名册便将其交给一旁的李恪与李泰。

太极殿内,满朝文武都在传阅着这一次的科举揭榜名册。

李世民颔首看着众人,等着有人提反对意见。

本次科举参与人数总共有一千三百人,科举录用人数六十有七,与往年相比,此次科举宽松了许多。

这也是因为大唐官吏真不够用,朝中需要官吏补充,必须放宽标准。

房玄龄朗声道:“若诸位没有异议,就此揭榜了。”殿内众人还在议论,但没有人提出反对意见,因这一次科举用的是糊名制。

要论才学,不看出身,这是大唐科举的第一次尝试。

等大殿内的议论停下,李世民沉声道:“传旨,科举揭榜!”

太监高声道:“科举揭榜!”

接下来,早朝进入了正式的流程,与以往一样的各部汇报事宜。

于志宁站出朝班道:“陛下,褚侍郎重病无法理政事,臣请太子殿下继续监理朝中钱粮调度。”

殿内群臣低着头,也没人去看太子殿下,更没有人敢去看陛下。

文武都听说了昨天陛下与太子殿下在东宫大吵一架,多半就是因这件事。

这太子殿下胆子就算再大也不敢在太极殿,当着满朝文武的面,与陛下争吵吧?

皇帝低沉嗓音传来,“既然太子的禁足解除了,依旧监理朝中用度。”

房玄龄站出朝班道:“臣定当尽心教导太子殿下,请陛下宽心。”

见陛下终于点头了,众人也这才松了一口气,大唐父子和睦,朝政稳定,多好的一件事。

等无人再有要事禀报,皇帝起身说了退朝,满朝文武行礼之后,众人目送皇帝离开。

朝臣们三三两两离开太极殿。

李承乾揣着手走向东宫,打算用了午饭之后,再去中书省。

于志宁连忙道:“太子殿下,还是先去中书省吧。”

“不急!”身后又传来另一人的话语,正是河间郡王李孝恭与江夏郡王李道宗。

这两人走在一起,显然就是要蹭饭的意思。

李孝恭道:“老夫都想不起来,一次在东宫陪着他老人家用饭,是什么时候了。”

李承乾安慰于志宁道:“先去东宫用了饭,再去也不迟,一起吃点。”

于志宁点头道:“也好,但请殿下用了饭,去处理用度。”

房相与舅舅并没有朝着东宫而来,李承乾回头看去就见到他们两人被太监领着去了武德殿。

多半还有要事要商议,身为太子距离朝中的核心还有距离。

房相会悉心教导,舅舅对东宫也是能帮则帮。

可一旦涉及皇帝最权力中心的秘密,这两位都是闭口不谈。

该说的会说,不该说的也绝对不会说。

毕竟东宫太子没有坐在大唐宰辅的位置。

又或者是这一次科举揭榜了,皇帝还要关注世家的反应?

说来说去,流水的皇帝铁打的世家,这世家树大根深,它们就像是埋在地里的塑料袋,经久不衰。

为此,父皇从登基之初,想要施行科举便站在了世家的对立面。

当然了从家国社稷的角度来看,身为大唐的太子除了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还要正确的时候做出正确的事。

如果父皇不愿意向世家挥动屠刀。

当太子的还能怎么办?

只能争气再争气了。

东宫早已准备好了午饭,马就要入夏,东宫的饮食近来清淡了许多。

崇文殿内,李渊还是一如既往钟爱茶叶蛋。

李孝恭与李道宗吃着面条,三两口之后便满头大汗。

一边吃着饭,李承乾听着于志宁说着现在朝中的用度的情况,因褚遂良将银钱先给了吏部,而后又给河西走廊送去了一万贯钱饷,导致工部那边用度紧张,礼部错过了谷雨时节的祭奠。

李孝恭道:“您老近来身体如何了?”

李渊道:“戒酒之后,睡得着了,伱们也该戒酒才是。”

李承乾颔首道:“皇叔有空去找孙神医也看看身体。”

李道宗道:“兄长确实该去看看。”

听着一言一语地劝说,李孝恭吃饱之后便离开了。

李承乾跟着于志宁也离开了东宫,去了中书省。

这里依旧忙碌,太子刚坐下,朝中各部需要钱粮调度的奏章就堆放在了眼前。

与褚遂良办事方法不同,太子殿下先将眼前的奏章分类整理,而后开始梳理账目。

最新小说: 超市通古今:我助女帝称霸古代! 寒门状元:开局官府分配美娇娘 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 新宋:我家娘子是帝姬 大宋神探志 靖康年,这个太子超勇的 无双皇子:从苟起来开始无敌之路 法兰西崛起,从百年战争开始 落榜后,我屠尽门阀 三山团练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