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可卿并不知道这些,她正看着丫鬟们清点银子呢,贾蓉在侧门外送祖父贾敬,贾敬要回道观去了,等贾敬走了,他又看着管事清点马车,一会儿就要去户部销账了。
贾蓉去户部还账的事一时之间传遍了京城,贾蓉在户部用秦可卿教的话把皇上垮了好几遍,说皇上爱民如子,如今找到了新粮种,都是皇上得上天庇佑,他还钱也是因为皇上担心来年百姓受苦,皇上的名声一时间在京城更好了。
皇上得知此事,心里高兴,这贾家就贾蓉倒是个会做人的,秦氏也识大体,不过想起来太上皇那边,皇上更高兴了,粮种这样的祥瑞足够让他成为千古一帝了,如今宁国府又识趣还了户部银钱。
他也庆幸粮种出现的时间他已经登基了,不然现在心里不得劲的肯定是他了,太上皇此时说不一定正恼着呢,想到这里皇上就觉得高兴,谁让太上皇都退下去了还捏着权利不放,跟他打擂台的。
薛家如期进京,住进来荣国府,还给秦可卿送了礼物,秦可卿看也没看就让人收入库房,薛家的东西虽好,可她有点看不上啊!
薛家来势汹汹,住进荣国府的第三日就有金玉良缘之说,还说黛玉一草一纸都是贾家的,先不说林黛玉进府那天王嬷嬷就急赤白脸的给了嚼用的银钱,听着流言就是有人有意为之。
不过嘛,林家确实可以管一管的,一个二品大员,只要回京就是内阁大臣,女儿在外祖家受了排挤,就不信林如海这个亲爹不着急。
秦可卿写下了一个晒盐的方子,让贾蓉夹在信里给林如海送过去,信里还写了林黛玉的近况,一点没掺水,只要是对女儿上心的老父亲都会心疼,就不信林如海这样的老狐狸看不出黛玉的窘迫。
一个月后林如海的家仆到了荣国府给黛玉送了这一年的开销,还给贾家众人送了年礼,一时之间贾家对林黛玉的流言消失个一干二净。
其中当然包括给永宁伯府的东西,里面有林如海给永宁伯府的贺礼,还有感谢信,以及三万银票让其帮忙修葺林家老宅。
这林如海就是上道,贾蓉信中没有掩饰对林如海的看中和算计,林如海也回信表示他对永宁伯府的亲近,亲近的关系就此稳固。
秦可卿直接以守孝为由,把此事托给了王熙凤,她又让贾蓉送了一个大夫去给林如海,此人擅长医毒,秦可卿可是找了好久,也花费不少银钱大夫这才同意跑一趟扬州,还让贾蓉言辞恳切的告诉林如海林黛玉没个兄弟姐妹的事实,让其早做打算。
顺带还把香皂肥皂的方子给了林家管事带回去给林如海,算是入股,林如海那边出银子场地,她这边出方子,跟着去的还有一个香皂作坊的管事。
年前玉宵周岁,简单的办了个周岁礼,祭祖过后,秦可卿就让人看好了除服的日子,这古代人除服须待二十七月禫祭时除去。
除服就是约等于出了孝期了,可以开始亲戚之间走动也能出去参加宴会,或者家里办宴了,再比如贾蓉终于可以放开来跟小妾睡觉了,小妾也不用喝避子汤了。
不过贾蓉还是对秦可卿有尊重,孝期一过,当然要在她这边小住,看如今贾蓉已经大变样,那颗启智丸是真的起了大作用,贾蓉完全没了原本的猥琐之气不说,人又生的俊郎,又是合法夫妻两人夫妻生活顺理成章展开了。
不过秦可卿这辈子可没打算生孩子,贾蓉跟她一起闹得多了,她又觉得厌烦,干脆就说身体不舒服,让贾蓉去找已经是姨娘的云心,云心已经改回本姓,现如今称孙姨娘。
秦可卿这才想起她还有个弟弟,想着这个弟弟最后把秦邦业给气死了,想了想她打算让秦邦业再收养一个儿子,再让秦钟来贾家族学读书,先压一压这人的性子再说。
让秦邦业再收个养子教导着,先寻摸起来,如果秦钟真的掰不过来再收养也不迟。
转头就给秦家写信,家学再打个招呼,秦钟就进了贾家学堂读书了,被夫子压着,倒也没和贾宝玉有什么关系,主要是宝玉是个颜控,虽然两人不在一个班,只平日里爱凑在一起说话罢了。
孝期一过,现在最紧要的还是改制,贾蓉去户部找了人来开始改制,不合规矩的院子都封存,宁国府的牌匾已经换成了永宁伯府,不变的唯有“敕造”两字。
一应改动之后,秦可卿身边的四个一等大丫鬟和八个二等丫鬟,八个婆子,两个嬷嬷的规制就用起来了,不过嬷嬷的位置还空缺着就是了。
内里的一应家具,摆设倒是没做改动,毕竟要住着舒心才是。
三个月之后,秦可卿一大早起来刚吃了早食,她拿着一本棋谱看着眼前这个得意洋洋的丫鬟云荟,心里生出一些不喜来,怀孕就怀孕,摆这副样子做什么。
秦可卿不咸不淡问:“是什么时候的事?”
宝珠摇头道:“大爷那边的婆子那里有记录,奴婢这就叫人去取来。”
秦可卿点头,也不说话就把云荟晾着,云荟脸上怒气一闪而逝,忍着气,语气带着一丝骄矜道:“奴婢确实是怀孕了,大奶奶不必如此兴师动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