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真刀真枪的对垒,能够在正面解决战斗的话,大佑又岂会自创建起,便与蛮族有着百年的纠葛?
无他,蛮族就算正面不敌,骚扰、牵扯、转进,生活在草原上的他们,都比大佑要强上一些。
这并不是什么不得了的秘密,能跟占据中原之地的大佑交手二十余载,蛮族若真的是不堪一击的话,那倒不知是看不起他们,还是看不起大佑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文武百官想了无数的办法,可人家的马就是品种比你优良,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赶上的。
那是游牧之民天然的优势,哪怕中原的王朝想追逐都很难。
这也是为什么经年日久的战争连绵不绝,可蛮族却始终无法消灭的原因。
那些家伙,连个城池都没有,追逐水草而居,打全天下的秋风,便是想要斩尽杀绝,也得有追上去的能力吧?
否则大佑这边动员士卒数十万人,后勤百万,兴师动众的阵势摆好了,蛮族的家伙们一看,你来真格的,拍一拍马屁股就走了——这种事情还真就发生过!
如此兴师动众、劳民伤财,却又根本没有任何成效,反而叫人笑话的事情,发生一次也就够了!
因此,大佑对于战马的追求,特别是顶尖战马的追求,是从没有停滞过的。
所以当大宝有神马的消息传入大佑的时候,武帝也是第一时间派出了佑使,携带金银财宝,不远万里想要换取。
只是人家一点面子也不给,反而将佑使斩杀。
这能忍?
能忍也就不是武帝了。
既然大宝给脸不要脸,你看我弄不弄你就完事儿了!
李将军,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带着数万士卒前去大宝,要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做大佑,什么叫做中原,什么叫做王师。
结果,败了......
还特么是大败!
耻辱!
确凿无疑的耻辱!
哪怕在与蛮族的战场上,大佑也经历过几次刻骨铭心的失败,却也有过令天下震怖的胜利。
大佑与蛮族,犹如巨人与野兽彼此撕咬,互伤血肉,尚可理解。
可大宝是个什么东西?
西域小国尔!
无非是有良马罢了!
就这,也敢看不起大佑,甚至杀了佑使?
甚至面对武帝派去讨伐的军队,都能战而胜之?!
要知道,大佑除了跟蛮族的战场上有输有赢之外,跟其他异族打起来的时候,不能说是战无不胜吧,只能说是摧枯拉朽。
说未偿一败,那多少有点猖狂,但要说佑使所至之处,群王不得上位,却一点也不算夸张之词。
敢跟佑使过不去的,就是和大佑过不去,和大佑过不去,我看你这王是不想做了。
这是有绝对的实力作为保证的。
结果现在,一个大宝而已,佑使被杀,前去讨伐的将军也大败而归......
大佑的脸面往哪搁?!
四方将大佑当做天朝上国,只敢小心翼翼的诸多小国,又会怎么看?
甚至最大的问题都不是大佑周边的小国。
周边小国而已,真不懂得什么叫“国小而不处卑,力少而不畏强,无礼而侮大邻,贪愎而拙交者可亡也”的道理,大佑说灭也就灭了,道理可以到了黄泉再慢慢想,死了有的是时间。
问题就是,西域距离大佑太远。
足有切实的万里之遥!
双方的联络并不是很容易,也并不在大佑刀锋所指的较近范围之内,反而更接近蛮族一点。
如有可能的话,当然还是笼络比讨伐更好用一些。
毕竟西域之地不同大佑,多为小国,既不敢得罪大佑,也不敢真就投向蛮族,说白了就是夹在中间的墙头草。
这讨伐大宝之一败,不知会让多少西域小国生出异心。
若是因此转投蛮族的话,那对大佑来说,绝对是莫大的阻碍,容不得有丝毫的马虎!
事关大局,此事绝不能就此作罢!
收到了消息的武帝,第一时间召集了文武百官,下达了自己的命令。
再征精兵良将,定要让大宝知晓,什么叫做中原之主!
然而这一次,面对愤怒的武帝,坐下的文武百官面面相觑,不多时便已有人硬着头皮出来觐见。
大宝之事虽令人愤怒,但主要的战场还在蛮族。
若真要兴师动众,不远万里的去征伐一个小国,未免损耗太大,反倒不如集中力量先解决蛮族。
蛮族一倒,西域那些撮尔小国又算得了什么?
事分轻重缓急,跟蛮族的仇恨相比起来,大宝的大不敬都可以暂且往后稍稍。
然而,面对朝堂公卿的劝谏,武帝一概拒之。
打!
必须要打!
不打不行!
没有商量的余地,立刻开始给朕筹措钱粮、人马,我要教这天下知道,得罪大佑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