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艰难的行军(1 / 2)

对世界地图十分熟悉的朱慈煊为明军设计的“下南洋”路线大体是这样的。

他先率领军队向西北方向移动,翻越群山,进入缅甸境内。

随后在缅甸境内继续向西前行,直到抵达伊洛瓦底江。

伊洛瓦底江作为缅甸境内最重要的河流,两岸绝不会缺少舟船。

到时便可以将其抢夺来,作为自己“下南洋”的运载工具。

这些船只虽然都不大,不一定适合长期远洋航行。

但并不要紧,因为朱慈煊定的第一个目的地并不是东南亚诸岛,而是位于印度洋上的安达曼群岛。

安达曼群岛离缅甸南方距离很近,最近处不过300公里。

即使是乘坐小型船只,也可以轻松到达。

更重要的是,根据朱慈煊的了解,伊洛瓦底江上可不不仅有小船,还有许多大型船只。

而且,缅甸现在的首都阿瓦就在伊洛瓦底江边,那里绝对不会没有大型船只。

到时候,只要击败缅军,要多少船有多少船,要多大的船有多大的船。

当然,这些都是未来的事情,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快进入缅甸境内。

自朱慈煊率领五万军民出发后,并不算很顺利。

此时正值盛夏,天气炎热。

云南一带又多山,道路崎岖,十分难行。

若是年轻健壮的将士还好,可随军百姓中老弱妇孺并不算少,因此行军艰难而缓慢。

这一天,李定国便单独找到朱慈煊说道:

“陛下,军中老弱病残较多,而我等去南洋开发荒岛乃是艰难之事。儿童虽然也体弱,但早晚会长大成人,成为大明中坚力量。

“可那些年老者,行将就木,已无大用,不如将他们留在故土,让他们安享晚年。”

朱慈煊知道李定国所言很有道理,但他觉得如此做的话会心中有愧。

这些老人生于大明朝,长于大明朝,已把自己当成大明人,不愿意投降鞑虏。

他们在明知道南下道路艰难,很可能死于路上的情况下,依然选择跟随明军南下,其忠心可见一斑。

对于这些忠义之士,朱慈煊并不愿意轻易将其放弃,于是便回道:

“元帅莫担忧,这些年老体弱者虽然暂时行动不便,但只要咱们军队进入缅甸境内,抵达伊洛瓦底江,乘上舟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李定国听此,也不再多言。

他也知道,让这些老人独自留在故地,安享晚年是不可能的,不被清贼杀掉就不错了。

于是,朱慈煊继续带着所有人翻山越岭,朝着缅甸境内行军。

由于速度缓慢,所以行走了数日,大军依然没有抵达中缅边界。

这一日中午,烈日当头,军民们不敢在如此炎热的天气下行军。

只能停止前行,在一些巨石、树木下乘凉,准备待天色晚一些,天气凉快一些后再出发。

而朱慈煊和李定国等将领在一棵大树树荫下乘凉,正商讨着进入缅甸境内后的事宜,不远处跑来一个人。

等那人离得近些了,才发现是一名探子,他走到朱慈煊面前禀报道:

“陛下,元帅,兄弟们最近在四周探查时,已多次发现清贼身影,虽然我们斩杀了一些,但定然有漏网之鱼。因此,我猜咱们大军行踪定然已被清贼探察到。”

听到这话,朱慈煊等人虽然有些心惊,但并不感到意外。

如此大规模的行军,不可能不被清兵发现。

“陛下,莫要慌张。”李定国道:

“自末将在磨盘山击败清贼后,他们已不敢大规模进入云南南方的群山中。

“故而末将猜测,清贼主力都在昆明一带,即使他们发现咱们的行踪,一时也赶不到这里。

“不过,时间不等人,咱们若不能快些行军,那么清贼即使从昆明发兵,早晚也会抵达这里。”

朱慈煊觉得李定国所言极是,现如今最重要的便是进入缅甸境内。

只要进入缅甸境内,清兵便不可能轻易追击自己。

而且满清刚刚占据中国,他们在缅甸境内的势力有限,自己的大军只要进入缅甸,满清对自己的行踪再难掌握。

想到这里,朱慈煊不待太阳西斜,只看天气稍微凉爽一些,便下令三军拔营,五万军民冒着烈日前行。

就这样,紧赶慢赶,数日之后,众人终于赶到缅甸边境。

其实这个时候,中缅边界并不算十分清晰,不时会发生变化。

朱慈煊之所以知道自己到达了边界,是因为先锋部队已遭遇缅军,与他们交战了一次。

大明的先锋部队由靳统武率领,他在与敌人交战一番后,便派人向朱慈煊报告情况:

“陛下,缅人在高山之上修建城池,城墙坚固,又处于高地之上。

“靳将军率军攻打,损伤无数,却未能攻下,如今在山城下扎营,等待大军到来,一同发起进攻。”

听到先锋部队的报告,朱慈煊在高兴于终于抵达缅甸边界的同时,也十分郁闷。

毕竟缅军占据地利,如今缺少攻坚武器的明军很难将其击败,从而进入缅甸境内。

于是

最新小说: 逍遥赘婿:这碗软饭我吃定了 寒门崛起:带着娇妻发家致富 我黄门红棍,权倾朝野很合理吧? 凉王传 开局谋逆,皇上请退位 靖难之役,吾弟当为尧舜 穿越大炎:带着嫂子君临天下 无敌小世子 极品太子爷 风雪持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