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两人说话都说出了火气,副参谋长赶紧从副总指挥手中拿过电话,在电话中朝着师长说道:“副总指挥的决心,是坚决地消灭山崎大队。
目前,在交通大破袭战第二阶段战役结束之后,鬼子对我根据地发动了大规模的扫荡。
鬼子扫荡时,一般是以一个大队加上伪军为一路,但这个山崎大队以500人的规模,就敢深入我太行根据地内,袭击我们的兵工厂。
如果不消灭这支部队,那么接下来鬼子就敢以更小股的部队深入到我们太行根据地内。
只有歼灭敌军这支山崎大队,才能使敌人下次扫荡不敢再小于一个大队的规模为一路,才能使其扫荡的时间间隔扩大,有利于我军民机动。”
其实副总指挥何尝不知道要在李家坡就地消灭这股部队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但副总指挥也有自己的考量的。
不仅是因为这股鬼子威胁到了根据地的安全,更关键的是,鬼子执行扫荡任务,很多情况下是从各地抽调的一些部队组成的临时队伍。
以目前来说,鬼子进行扫荡的部队,是以大队为单位的。
这里说的大队,是鬼子1100人规模的标准步兵大队,而不是像山崎大队这种缩水的‘大队’。
鬼子将兵力分散在整个华北地区之后,要聚集500人的兵力和聚集1000人的兵力,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人数问题,更重要的是集结兵力所需要的时间也不一样。
抽调并集结五百人,可能只需要两天,而抽调并集结1000人,需要的可能就是三天。
别小看这短短一天的区别。
在争分夺秒的根据地‘反扫荡’斗争中,多这一天的时间,就能让根据地有更多充分的准备。
而且相同的兵力情况下,鬼子只有一支一千人的部队的扫荡效率和鬼子有两支五百人的部队的扫荡效率肯定也是不一样的。
如果不能消灭山崎大队,那么鬼子就能知道,一支五百余人的队伍就能够在八路军太行根据地内执行扫荡任务。
那么接下来,鬼子便能有更多这种规模的队伍深入到八路军根据地腹地执行扫荡任务。
在当前情况下,鬼子对根据地发动的扫荡,大部分情况下,八路军都是采取避其锋芒的策略。
如果鬼子能够以小于大队规模的部队在根据地内执行扫荡任务,对于需要机动的八路军来说,局面将会更为艰难。不敢再以一个这种规模的大队的兵力单独在太行根据地内行动。
换一个比喻,如果说八路军是鱼,而鬼子是渔网。
那么鬼子兵力愈加分散,渔网便越是密集。
山崎大队这种规模的队伍,就是这里面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节点。
因此,只有将山崎大队消灭在根据地中,才能够有效震慑敌人,使敌人
如果结论证明山崎大队的兵力能够单独执行扫荡任务,那么鬼子接下来甚至能把原本单独行动的一个大队拆分成两个山崎大队来使用。
这样就会让鬼子织的网更加地密。
等到这个网足够密的时候,各地军民将会失去机动的能力,从而被鬼子分割包围和歼灭。
在听完副参谋长的解释之后,师长沉默了片刻,随后说道:“我明白了,我会坚决执行命令。”
...
“是我,师长。”
前线指挥部内,旅长接到了师长的电话。
“我告诉你,副总指挥的决心,是就地消灭这伙鬼子。
你不要管他现在有多少鬼子朝着你赶来,你的任务只有一个,就是抢在鬼子增援部队打破我们阻敌部队的防御之前,把这个苟嬢养的山崎大队给我干掉。”
“是,把苟嬢养的山崎大队干掉。”
挂断电话之后,三八六旅参谋长对旅长问道:“怎么样?”
旅长吸了口气,说道:“师长说,副总指挥的决心是就在李家坡就地消灭这伙鬼子。”
两人沉默了片刻。
其实这场仗打到这份上,不仅仅是师长不想继续打下去,就连一线部队也已经不太想继续打了。
八路军缺乏支援火力,再加上地形限制,伤亡很大。
这么一支五百人的山崎大队,现在导致的八路军死伤人数已经过千了。
“独立团呢?李云龙现在到哪了?他们团的装备现在好得很,让他们上,或许能突破鬼子的防线。
而且,他李云龙不是前两天还在跟我吹独立团的改编吗,让他上,倒是给我看下他这个独立团的改编效果怎么样。”
“独立团已经抵达李家坡外围,团长李云龙已经在就地观察地形,独立团预计休整一个小时后加入战斗。”
...
跟随侦察连抵达李家坡外围之后,李云龙利用望远镜观察起了战场。
战场上的硝烟还未散去,透过望远镜看清情况后,李云龙便说道。
“他嬢的,难怪772团和其他友军部队打得这么艰难,这里,确实是块硬骨头。”
孔捷在旁边也同样说道:“从地形上看,全团无法展开,老李,让我带侦察连和一营上吧。”
李云龙看了一眼孔捷,说道:“不行,孔二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