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张亮等人的战死,不管是在大唐还是在大明,其实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张亮不重要,甚至可以说,很多人都没在意过张亮的死活。
重要的是唐明两国接下来的关系到底会走到哪一步。
如果不用战争就能完成两国一统,那必然是两国百姓最乐意看到的事情,但决不是两国官员最乐意看到的。
别看普西偌这会儿也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可如果大明直接融入大唐,他可能第一个不答应。
很简单,他也有自己的政治诉求。
这就是现实……
大明走到哪一步,对他们而言,也是尤其重要。
要不然,这么多年的,他们为什么死心塌地的跟着李承乾,而且还毫无怨言,不就是抱着对未来最大的期待吗?
而在此时,大明宫中,长乐也是忙得不可开交。
自从她决议要法治大明以来,那是一点儿也没闲着。
甚至去信请教李承乾,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有时候,她甚至还会带着众人去各部实地走访,力求掌握更多有用的讯息。
可以说,这些年在李承乾的熏陶下,哪怕是长乐,也给培养成了实干派。
“法治最大的原则便是公平。”姚六说道,“这么多年来,明王殿下在治理大明的时候,最看重的便是这个。
所以我觉得,既然要法治大明,那么公平一定得放在第一位。”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商议,长乐她们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章法了的。这么长时间,怎么也不至于无寸进。
“那你还不如直接照搬当初殿下提出的公平、公正、公开呢。”张小花闻言,摇了摇头,这玩意儿,他们这些日月山的老人,其实早就见识过了。
当初日月山危在旦夕之时,为了让大家之间的关系不生嫌隙,李承乾就曾提出过这個。
“我这话不是没说完么?”姚六一本正经地说道,“真要走法治大明的路,这些都是必须的啊。
如今,我大明最大的问题就是内部构造的成分问题……”
“小胖子,闭嘴。”都没等姚六把话说完,长乐却是连忙说道,“兄长曾说过,这个问题,在大明存在,但只要我们没有这种想法,那就不存在。”
她多聪明啊。
大明的组成是多民族的。
这是无法改变的。
“兄长说过了,在大明,我们都只有一个身份,大明人。”
“对,大明人才是我们共同的身份。”张小花也是连忙跟着说道。
她对大明还是很有归属感的,虽然当年在泾阳的时候,她年纪还小,但那时候的很多事儿,她都还有印象。
她唯一知道的,便是跟着阿耶追随殿下以后,不单单是她,就连她阿耶的脸上,都多了些快乐。
而且,在大明,众人看她的目光和在泾阳,是不一样的。
这可能有身份的原因,但绝不仅仅只是因为身份的原因。
因为她发现,在大明,大家就算看待昔年如同她一般的人,眼神也是如此。
所以,她们这些人,很喜欢大明,也很认同大明人这个身份。
“说了半天,一句有用的没有。”武媚在一旁听了半晌,她对大明倒是没有那么强烈的归属感,闻言也只是说道,“真要想做到法治大明,首先第一条,考虑的不应该是法么?
这才是法治的根本好吧?”
她这话一出,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点儿茫然,半晌,长乐才说道:“算了,她后来的,不懂。”
众人闻言,这才一脸的释然。
武媚都呆住了。
“啥意思?我说错了不成?”她来大明也有些年头了,虽然也渐渐融入、适应了大明,但终究和长乐她们这些人不一样,不是陪大明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没经历过大明最为艰难的时候,自然也难以理解长乐她们的很多东西。
“你没说错,法治自然要以法为重,这没毛病,哪怕是闹到我兄长那里,他也挑不出个理来。”长乐想了想了,说道,“但在施行法治之前,最重要的却不是法治,而是我们之前提到的三公,即公平、公开、公正。
这是老百姓信服我们所谓法治的前提,能理解么?”
“不是,当我们就律法颁布下去,老百姓难道还敢不信服不成?”武媚有些费解。
她出生在大唐,而且还是公侯之家,自小听闻和见识的便是如此,所以长乐她们说的那些,她真的不懂。
“这是大明,不是大唐,知道么?”琢磨了一番,长乐说道,“大唐可以用你说的那一套,毕竟在那里,啥都讲个恩出于上,用兄长的话来说,在大唐,更遵循圣人之言‘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但在大明不是这样的。
因为大明起家于微末之际,加之之前姚小胖说的,大明成分问题,所以大明从一开始,就很注重让老百姓知道我们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
没办法,当时大明别说兵力,就算人口也只有数百之众,借着日月山,硬撼慕容顺数万铁骑。
那个时候,不给他们解释清楚,他们很难看到希望。
而当时日月山,哪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