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桃月显得更加镇定,她瞪了兰滢一眼,仿佛在责备她的失态,随后将茶盘轻轻放在一旁,仔细端详着桌上的公文,最后将目光投向公主,声音里带着一丝不可思议:“公主,陛下是不是打算让您掌握大权?”
她的语气中既有好奇,也有对这一变故的谨慎分析。
苏砚昭同样还处于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安排的消化阶段,她盯着面前堆积如山的文件,表情复杂地点了点头:“也许,是这样的吧。”
正如安隆帝所言,从那日起,每当早朝结束,袁山就会奉命前来如意殿,请苏砚昭前往御书房。
上午与父皇一同审阅奏折,下午则在自己的宫殿中研究陛下特意送来的各类典籍与文献。
自幼学习琴棋书画与宫廷礼仪以来,苏砚昭从未体验过如此紧凑而充实的日程。
从对朝政一窍不通,到连续三天埋首于纷繁复杂的文件堆中,再到后来面对桌上那仿佛永远不会减少的奏折山,她感到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疲惫,更有心灵上对未知挑战的敬畏与震撼。
到了第四天下午,当苏砚昭在如意殿内,靠在桌边,额头轻轻贴着手中厚重的典籍,一边翻页一边努力将知识刻入脑海时,门外传来的一声宫女的恭敬问候打断了她的专注。
“奴婢拜见皇后娘娘!”
苏砚昭猛地抬起头,视线从书页上移开,定睛于殿门口那柔和而温暖的身影。
见到母亲傅媛,她连忙放下了手中的书本,脸上洋溢着惊喜的笑容,快步迎上前去,“母后,这个时候您怎么来了?”
傅媛用充满爱意的目光打量着女儿,伸手温柔地梳理着她的发丝,随后拉起她的手,一同走进内室,笑容如春日阳光般温暖和煦,“母后只是想来看看我的宝贝公主呀。”
她的眼神中满是对女儿的疼爱与关怀。
坐定后,傅媛关切地询问起她这些日子学习朝政的感受。
苏砚昭挨着母亲身旁坐下,身体不自觉地放松了下来,头自然地靠在了傅媛肩上,嘴角挂着淡淡的笑意:“还好,正在努力适应。”
这份回答虽简单,却藏着她对未来无尽的憧憬与决心。
阳光透过窗棂斜斜洒落,给御书房内的古旧书籍镀上了一层温柔的金辉。
苏砚昭坐在书案旁,手指轻轻拂过书页,眉宇间流露出几分专注与认真。
自打开始在这御书房内沉浸,每日午后至黄昏的时光,她都与这些沉甸甸的历史与学问为伴。
父皇的讲解犹如甘露,点点滴滴滋养着她对治理国家的兴趣与理解,那些起初难以捉摸的知识,此刻正渐渐变得清晰且生动。
傅媛的手轻轻搭在她的肩头,传递着无声的支持与鼓励。
这份温暖似乎能穿透层层书卷的沉闷,给予她力量。
与此同时,兮香悄无声息地将一碗热腾腾的汤羹置放于桌上,那是傅媛亲自熬煮,蕴含着家的味道与温情。
汤面升腾起的袅袅蒸汽,带着食物的香气,柔和了整个房间的气氛。
“父皇的担忧不无道理,世事多变,颜家的变故就是最好的警示。他希望咱们能掌握实权,以免将来陷入被动。”
傅媛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沉重,却也不乏对未来的期许。
苏砚昭的眼眸弯成了月牙状,那轻轻的一点头,满含了对父母苦心的理解与感激。
玩笑话从她口中滑出,嘴角勾勒出一抹狡黠的笑:“万一将来我真能独当一面,是不是我的驸马就得乖乖在家,远离那些繁琐政事了?”
傅媛宠溺地轻敲她的额头,眼里闪烁着柔和的光芒:“那得看我们的小公主如何想了。若你愿意携手驸马共同治国,父母自是不会干涉。”
汤碗递了过来,热气带着母后的关怀扑面而来。
“来,趁热喝点,这是母后的心意。”
傅媛的话如同春风,让人心头一暖。
……
京城的上空似乎蒙上了一层不确定的阴霾,迟迟未决的驸马人选让不少官员私下议论纷纷,焦虑情绪悄然蔓延。
而安隆帝则依旧如常,早朝、批折,每一件事都处理得有条不紊,仿佛公主的婚事已被他置于脑后。
春末夏初之际,天空仿佛破了个口子,雨水连绵不断。
南方的边陲之地,洪水肆虐,盗贼四起,更有甚者引发了局部的动荡。
一封封加急的奏报如雪片般飞入宫城,牵动着帝国的心脏。
安隆帝的命令果断而迅速,萧陌然被派往南疆,肩负平乱的重任。
多年的疆场经验让这一切对他来说游刃有余。
仅仅五日后,黄昏时分,他凯旋而归,未及稍作休整,便直奔皇城,向皇帝汇报战果。
叛乱平息,民众的生活逐渐回归南希。
安隆帝龙颜大悦,赏赐如流水般涌向有功之臣。
汇报结束后,大殿之内,群臣退去,只剩安隆帝与萧陌然相对而立。
皇帝的眼神深邃,语调突然转为低沉:“爱卿屡次救皇室于水火,朕欲厚赏,然卿上次言未定所求,今时今日,心中可有答案?”
萧陌然眼中的惊讶一闪而逝,他抬眸望向高高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