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兴盛与衰亡中不断轮回的封建王朝,已经充分证明。
不尊重军人的政权,根本无法抵挡历史浪潮的冲刷。
历朝历代军力最强盛的时期,必定是建国初期。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朝的军力将不断衰弱,直至亡于外敌或是内忧手中。
只有极其伟大的民族与政权,才能从这个轮回之中跳出,在几十上百年的时间内,维持住战无不胜的强悍军队!
可实际上,抛开武器装备这等“外物”,决定军力,或者说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还是人。
士兵作为最基本的战争单位,其本质千百年来都没有多少变化。
又怎么会导致军力远逊于开国时期?
实际上,王朝的军力下降,指的并不是王朝的军事水平下降。
而是王朝失去了对于军队的掌控权。
根据“权力不会消失,只会不断转移”这一千古不易的定理。
便可得知这些军队的控制权,转移到了其他个体或者是组织当中。
这就是导致王朝末期,群雄并起的根本原因。
比如明末,乃至于清军入关后与南明的长时间交战,都能说明这一点。
“大顺“军中的主力,就是西北的明朝边军。
或者说,明朝边军不归顺,或者消失。
大顺也不可能在西北形成气候。
两者属于是一种独特的“辩证”关系。
同理。
清军南下时期,军中的主力也正是辽东和驻守北京的禁军,再加上消灭大顺之后整编的西北军精锐,战斗力之彪悍令满清汗颜。
“汉八旗”的诞生,足以说明满清都无法忽视明军的强悍战力,必须要给他们开出足够的待遇,进行安抚。
到最后,甚至还闹出了“明军不满饷,满饷不可敌”的说法,充满了浓浓的荒诞气息。
因为见证明军恐怖战力的敌人,不是本应当由他们抵御的外敌。
而是他们的同胞。
造成如此原因的症结,并不在于明朝的武备松弛。
相反,明朝的军制非常先进,就算没有季秋的参与,朱元璋自己摸索制定而出的军制,放到十八世纪的欧洲都不显落后。
让大明失去军权的根本性原因,就在于明朝的军人,根本获得不了与之付出相匹配的待遇。
没错。
还是官僚士族阶级的锅。
为了遏制皇权,官僚阶级必定要打压勋贵,打压军方。
要不然每一任皇帝都如同朱元璋这般手握军权,隔三差五就来個“郭桓案”“空印案”,这群官老爷日子还过不过了?
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削减军队的待遇,让那些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只想混口饭吃的普通士卒,对朝廷心生不满。
这种时候,往往会有一个“雄主”,站出来对着这群忍饥挨饿的大头兵的高呼道!
“跟我混!”
“我能让你们吃饱饭,还能让你们有钱赚,养活得起老婆孩子!”
这群士卒会如何选择,答案显而易见。
就这样,士族完成了对于军权的打压与侵吞。
至于这个过程中,军备松弛会造成多少恶果,大明边境上的百姓,又会因此遭到多少蹂躏。
不在这群老爷的考虑范围之内。
想到这,季秋忽然咬紧牙关,愈发坚定的看向朱元璋。
季秋不想让这样的景象,再在大明发生!
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提高军人的福利待遇,再结合季秋“选拔老卒为吏”的政策,凭空再造一个能够从下到上,代表军人利益的集体出来!
季秋是个理想主义者,但他非常清楚人性。
再好的制度,一旦触犯到大多数人的利益,都逃不过人亡政息的结局。
只有实行“拉拢一批,分化一批,打压一批”的手段,将越来越多人的绑上这艘名为大明的战车,才能够让这艘战车尽可能长运的行驶下去!
十年的功夫,足够季秋和朱元璋,将这个政策,落实到大明的每一处土地了。
无数的士卒,家庭,将因为这个政策而获利。
更有无数百姓,会因此走上从军报国的道路。
如此一来,就算季秋百年之后,依旧会有无数因此获利的个人与集体,而自发的维护这个政策!
那群落后而又利欲熏心的士族,再想打压军权,削弱皇权,怕是没那么容易!
斗争。
这两个字,从来都不是什么贬义词。
只有“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在斗争中获得真正的团结与希望!
这才是真正的“分权!”
而非西方所谓的“三权分立。”
花架子罢了!
不让权力自上而下的传导到最底层的百姓当中,让百姓也能够成为权力的获益者,甚至是掌控者。
也配称之为“分权?”
称之为“文明?”
笑话!
“秋儿...”
在过去,朱元璋对于季秋的建议,无论是扯着刘伯温的大旗,还是季秋以自己的名义提出的。
朱元璋基本上都会很快的采纳,最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