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音 > 历史军事 >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 第101章 杂交水稻的构想

第101章 杂交水稻的构想(1 / 2)

半月后。

秦国,咸阳城西三十里,常平县,易承受封之地。

绵延十里的田野上,种满了小麦和粟米,青色的小麦已经有了泛黄的迹象,微风吹过,荡起一阵阵绿色的麦浪,麦穗迎风招展,锋利的麦芒在日光的照耀下露出些许金黄,经历了抽穗开花之后,这些小麦现如今已到了最关键的灌浆期。

一上午巡视了一圈地头,仔细地察看了一番地里小麦和粟米的长势,易承这才心满意足的回到自己在常平县的府邸,说是府邸,其实也就是一处农家小院。

田里的小麦和粟米长势很好,这些植物种子当初都是他在楚国筛选的一批良种,不仅个大饱满,而且没有被虫蛀的痕迹。

易承虽然没有研究过农业,可后世大德鲁伊袁老的选种操作他还是略知一二,即便现在对于选种育种不能像后世那样一下子对粮食产量产生突破性进展,不过易承最不缺的就是时间。

小麦,粟米,这些东西能不能杂交他不知道,但是该怎么选种他却很清楚。

好的种子,只要一代一代坚持筛选孕育下去,农田的产量便会稳定提升。

关中的土地不适宜种植水稻,所以只能选择先种植粟米和小麦看看情况,虽然手上还有一批水稻的良种,易承现在也没办法做杂交水稻的实验。

不过杂交水稻实验这个计划是早就被易承写进自己重生改造世界计划表中,而且优先级很高。

作为对抗饥荒最有效的手段,大幅提高粮食作物产量是易承经过理性分析不输于造纸术贡献的一项伟大成就。

可惜玉米、土豆、红薯这些高产作物现在还在南美洲,以这个时代的造船技术,根本没有可能获得这些植物的种子。

最快恐怕也要到隋唐时期,才会有那种能跨越大洋的舰队出现。

关于海外寻种,目前易承能做的唯一努力,就是怂恿屈原建议楚怀王派遣一支远征军去往琉球岛附近寻找一年两熟的占城稻。

一边海外寻种,一边内地实验,两手都要抓。

虽然现在易承对于杂交水稻这个看似简单实则复杂的科学领域还停留在脑海中的概念里,不过既然作为一名拥有无限寿命的穿越者,易承觉得总有一日,他也能效仿袁老,创造出较为高产的杂交水稻,让中原之地的百姓免收饥荒之苦。

坐在躺椅上,易承身后站着小婕和小婉两人,她们两个一人拿着一扇团扇在认真的给易承扇风,自家主人在外面忙了一上午,到了晌午总算是可以歇息一会。

易承端起一旁桌案上的一盏放凉的茶水,咕咚咕咚的喝了一气,可还是觉得燥热。

立夏才过去十来天,可这天气却热的不像话。

上午还好,温度适宜,就算穿一件薄衫也不觉得热,可到了下午,气温便明显升高,即便是坐着不动,一会也能感到一身汗津津的感觉。

“小婉,你去知会徐福一声,让他去再准备一桶热水,我要洗个澡。”易承擦了擦额头上渗出的细密汗珠,对候在身旁的小婉道。

“喏。”

小婉推开院门走了出去,刚想去田里看看徐福在不在,就看到徐福满脸是汗的从不远处的黄泥官道上迎面朝她跑来。

小婉大喜,本来她还有些担心找不到徐福,可未曾想一出门就见到了他。

“徐福,公子现在要沐浴,要你命人去准备一桶热水。”

徐福看了一眼小婉一眼,晃了晃手中拿着的一叠纸张,喘着粗气道:“我有要事禀报大人,大人现可在房中?”

“公子就在里面。”

听到小婉这么说,徐福赶忙奔向了屋中。

“大人!小的有...有事禀告。”

“早就听到了,就在院门口,隔着老远就能听见,你看你喘的,这大热天如此着急,是有何事?”

“从咸阳城传来三封书信,皆说是寄给大人,因为送信之人之前不知晓大人在那里居住,所以这书信最早的一封已经在驿馆放了半月有余,据说是从齐国送来的,第二封乃是白起大人所寄,至于第三封信,听说是昨日才刚刚送到。”

“三封信?”易承有些好奇,这个沟通效率极为低下的时代,普通百姓所邮寄的信件往往都是竹简,为了节省字数,内容也都言简意赅,一般除非是比较重要的事情,否则一般不会寄信。

而现在徐福居然说他有三封信,而且还有从齐国寄来的,这让他多少有点惊讶。

“信呢,拿来我看看。”

徐福赶忙从怀中掏出了三个包裹各异的信封。

第一个信封是用黄纸包裹起来的,看起来并不华贵,掏出信封,易承就看到了一手十分熟悉的字体。

正是他的嫡传弟子荀况给他写的信。

当初在齐国分别,易承给荀况安排了半年的课业,并且告诉他自己日后还会回去,现在已经过去了五个多月,荀况超额完成了易承当初临走时布置的全部课业。

因为他老爹荀坤在稷下学宫当教书先生,他每日也都会去稷下学宫听各种先生讲学,可无论是哪位先生的讲学,荀况都觉得教书先生没有易承讲得清楚明白。

他在信中写到:‘纵览诸子百家之理,无一不

最新小说: 将北伐进行到底 北齐不被骑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袁术:我真不是大汉忠臣 历朝皇帝降临从暴揍嘉靖开始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大秦皇子:退婚王妃后悔了,还帮我纳妾! 天子宁有种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