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音 > 历史军事 >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 第42章 改变商鞅的结局(下)

第42章 改变商鞅的结局(下)(1 / 2)

众所周知,原本历史上的那个商鞅临死前逃的很辛苦。

太史公他老人家在《商君列传》中写道:“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从而给后世留下了一个作法自毙的成语。

逃难没有验传不能住店,想要出国外国也不接纳,商鞅最后只好逃回自己的封地,想要起兵反抗,可惜临时凑成的军队怎么可能打得过正规军。

商鞅最后兵败被抓,送至咸阳,当街车裂,其三族之人尽数被杀,下场可谓凄惨无比。

看着眼前这个老者,易承也不禁摇头叹息。

虽然从政治上来说没有任何一个政客是无辜的,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可面前这个商鞅易承却狠不下心来看着他去死。

从他入秦得爵,到他缔造秦法,易承能够感受到他对这个国家付出的心血,虽然他也曾享受过钟鸣鼎食,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至高权利,可他也确确实实对中国历史做出了贡献。

更关键的,他也遵守承诺,帮了易承。

既然这样,易承也打算帮他一次。

“小子虽无破解之法,不过倒是可以给商君一条忠告。”易承低声道。

“公子请讲。”

“大王若是驾崩,新王登基,不仅大人必死无疑,就连大人的亲眷,恐怕也会遭遇不测”易承淡淡道。“小子的忠告,便是劝大人,与其事不可为时再求活,不如在此之前先求死...”

......

孝公二十四年春,咸阳大良造府邸大火。

火势凶猛,趁夜间连烧咸阳三阙,逃者众多,及辰时时分,火焰才被扑灭,而官府查探大良造商鞅一家二十七口皆葬身火海,尸体皆化为焦炭,只有首饰腰牌依稀可辨。

王上听闻,于病榻之上痛哭流涕,赐商鞅与君同葬之礼...

......

易承走在空旷的大街上,离着老远,就望见商君府那块被烧得黝黑的大门,心里惦记着商鞅一家,连续四日快马加鞭的赶路,想必现在他们应该已经出关了。

在易承提出以失火为假死手段之后,商鞅只思考了一下个下午,便决定采纳他的建议。

人有时候活的越久越怕死,商鞅也不例外。

他仔细权衡过易承给他分析的利弊,确实发现,无论是从什么方面,只要新王登基,那些往日的仇敌都会不顾一切的攻击他。

大王活着的时候,他是皇帝近臣,也是大王无比信赖的臣子,那些流言蜚语的攻击自然不必在乎。

可如果嬴驷继位那一切就都将不一样,嬴驷少年时犯法,商鞅就以太子犯法,老师当替之受罚的准则,惩戒过太傅公子虔和公子贾,后嬴驷再次犯法,商鞅便下令对太子虔施行劓刑,被割去鼻子的公子虔从此八年未曾出门。

之前易承没提此事时,商鞅甚至已经快忘记这个人,可现在忽然提起,商鞅竟有种脊背发寒的感觉。

一个被割去鼻子,八年都不曾出门的人,他的恨意定是难以想象。

嬴驷一旦登基,这位昔日的太子老师,只需要在嬴驷身边鼓吹一番,本来就与嬴驷关系不佳的商鞅,觉得自己确实没有活路。

正如易承所说,与其事不可为时再求活,不如在此之前先求死,以假死来躲避灾祸,确实不失为一个上策。

“想不到老夫治秦二十七年,最后却得了一个假死出逃别国的下场。”商鞅在离开时无比唏嘘道。

“能活着就不错啦,荣华富贵,不过都是过眼云烟,您老活了这么大年纪,还看不开么。”

那是商鞅最后一次和易承对话,易承只记得商鞅凝视他良久,半晌之后才缓缓说道:“汝子日后成就不可限量。”

想到这,易承又看了眼手腕上的倒计时。

【16:22:12】

只剩下不到一天了。

他连明天都没有,还提什么日后成就,这不扯淡嘛。

商鞅举家逃往魏国,作为回报,他把易承这辈子的父母和几位姐姐也一同带了过去。

这让易承对商鞅的印象又多了几分好感,落难见人心,虽然易承对这辈子的便宜老爹老娘和姐姐没多少感情,可他毕竟夺了人家儿子的身体。

自己的倒计时结束后可以开始新的人生,但他们这柳家的独苗,到他这就算了断了,怎么说也算对不起人家,给点物质补偿算是易承最后的一点心意。

本来商鞅还想带着易承一起逃走,被易承婉言谢绝了,他就剩下几天时间,想自己一个人静静。

在咸阳城的大街上漫无目的的闲逛,看着那些古人忙忙碌碌的样子,同后世人似乎也没有多少不同。

不知不觉的,已经活了七辈子,体验了七种不同的人生,也凭借一己之力,对历史做出了许多影响。

易承忽然有些想念墨子祁,如果她还活着的话,今年差不多已经有二十九岁了。

可惜今天过去,又是十年之后,那时的她已经三十九岁了,三十九岁在这个时代,算的上老年,而他还将又是一幅少年人的躯体。

再见时

最新小说: 北齐不被骑 政要 大秦皇子:退婚王妃后悔了,还帮我纳妾! 袁术:我真不是大汉忠臣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将北伐进行到底 亮剑:从晋西北打到上甘岭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历朝皇帝降临从暴揍嘉靖开始 天子宁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