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的很好!”顾绫雪勾着嘴角,对南星寒竖起大拇指夸赞了一下,“这种将金属片直接插入电解质水溶液中的设计可谓是最直接的实验手段,也是能够直观地观察到金属与电解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电流的产生的。”
说着,话音又一转,“不过,这种方式其实是很浪费电解液的,而且,随着对电池使用场景需求的增加,就可能需要一种更加紧凑、便于携带的电池形式了。”
更加紧凑、便于携带?
南星寒看向顾绫雪,似乎也已经习惯了每次刚制作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东西,就已经有一个更好的改良版在后面等着了。
顾绫雪微微出了一口气,解释道:“在民间,人们对于电的概念几乎是一无所知的,从插入电解质水溶液法开始研究,可以让学子们先直观地观察到电化学现象,帮助他们初步理解化学反应与电流产生之间的关联。”
通过改变金属片的种类、电解液的成分等变量,观察不同情况下的反应现象,从而学会控制变量、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是非常有助于在古代建立起一种科学研究的思维模式,为后续更复杂的堆叠法研究奠定基础的。
所以,既然这一过程已经探索了这么多天,也已经积累了有关电池制作的基本工艺经验了,那么,也是时候开始尝试一下堆叠法了。
南星寒默默的听着。
其实,他们墨家的墨者们,对于电的了解也不是很深入。
先秦时期,慎曾提出过“摩擦生成说”,认为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产生雷电。
电对于他们所有人而言,更多的是天地间一种令人震撼却又难以捉摸的自然之力,仅仅停留在知晓雷电这一表象上。
他们对于电的了解主要就只是体现在对雷电现象的观察和解释上。
哪能想到如今,竟要尝试去驾驭这看不见摸不着的“电”,还想着将它化作能为人所用的力量啊!
顾绫雪微笑着,说道:“那么,更加紧凑的方式是什么呢?”
“其实也很简单。”
“只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将锌片、浸泡过电解质溶液的布片、铜片依次堆叠起来就行了。”
“这种方法可以产生更稳定的电流,并且可以通过增加单元数量来增加总电压。”
“好处便是会有更高的电压提供更多的电能,也可以驱动更亮的灯泡,还有便是减少电池的损耗,延长使用寿命。”
“原来如此。”南星寒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虽然对于为什么能够增加总电压这一点他听的还不是很明白,但是,后面多试验几次应该能理解?
“那不知堆叠法是何顺序?布片使用麻布可以吗?”南星寒已经掏出了小本本,虚心的询问道。
至于为什么特意询问一下麻木可不可以,实在是使用丝绸实验的话,太浪费了!
顾绫雪应了一声,“嗯,现在就用麻布,挺好的,不过,等到二月份左右,棉花吐絮了,就改用棉布,因为棉布会比较厚,可以吸收更多水。”
“至于顺序的话,底层放置锌片,作为负极,锌片上放置一块浸泡过电解质溶液的布片,步片上再放置铜片,作为正极,然后重复上述步骤,即再放置一块锌片、一块布片和一块铜片,依次堆叠。”
“这便是伏打电堆!”
“通常,电堆的层数越多,产生的电压会越高。”
“但注意锌片、铜片、布片的尺寸要相同。”
“最后用导线将最顶层的铜片和最底层的锌片分别连接到电路的正负极。”
“还是以灯泡为例,如果电堆工作正常,最顶层铜片的导线连接到灯泡的正极,最底层锌片的导线连接到小灯泡的负极,那么小灯泡就会亮起来了。”
南星寒停下记笔记的手,有些意外。
就这样?
听起来……结构上确实好像很简单?
不过,随着堆叠的数量增加,电解液如何均匀分布、防止泄漏,这一点就要复杂一些了。
“多谢校长大人解惑,这其中的关键我都记下了。”南星寒一脸认真的说道。
顾绫雪满意了,“虽然说之前的伏打电池,需要体积很大的容器盛放电解液和金属片,重量也很大,便携性差,但也还是可以为多个碳丝灯泡提供足够的电流,使灯泡达到较高的亮度的。”
“所以。”顾绫雪勾了勾嘴角,用着充满期许的眼神,对南星寒说道:“从今日起便可以先小规模的投入使用了。”
“首先,我需要你需制作一份关于将伏打电池和碳丝灯泡用于照明的详细计划书,要包括发明的原理,制作材料,潜在用途以及制作和使用流程等内容。最好配有简单的示意图,展示电池和灯泡的基本构造。”
“陛下事务繁忙,最好在计划书里直接说清楚其中的风险和收益。”
“应用场所的话,也要说清楚。”
“比如军事领域上,以往,军队的信息传递主要依靠烽火台和人力传信,但如今可以在重要的了望点设置简单的信号灯,以不同的闪烁频次与组合,警示不同敌情,譬如连续快速闪烁,代表敌众大举来犯,缓慢闪烁表示敌军小股侦骑游动。这种灯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