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其实东芝后来可以说基本上就没有真正实现BiCS工艺,而是复制了三星的TCAT工艺。
这两种工艺其实最大的区别,也仅仅在于BiCS用的是PSi字线先栅极方法,而TCAT用的,则是W字线的后栅极方法。
而包括后来的Hynix走的那条类似于BiCS的路,构建的,其实也是浮栅极。
但不管是什么路子,什么方法,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增加闪存的单位面积密度,也就是所谓的每平方毫米可以存储的数据量。
在这一点上,相对2D平面而言,3D在层数上的堆叠,无疑会在扩展架构、增加平面位密度和存储单元的比特位等多种技术手段上,实现相应密度的进一步加大。
所以,开拓者半导体能抢先走到这一步,就等于是立于了不败之地。
而这一场发布会,也是继京东方在液晶面板上完成弯道超车之后,杨振通过开拓者,再一次死死摁住了三星的又一个举措。
既然你记吃不记打,总想着在背后搞点儿小动作,那我就直接给你来个大动作,看你还怎么折腾……
乔伊发布的第二个消息,则是那个类Cuda的通用计算平台:星象(Aspect Astrology)。
而且还是开源的!
星象和Cuda类似,既算是一种编程语言,也可以说是一种编译器。
说白了,就是既可以通过它,让开发者实现与底层硬件GPU的沟通、调用算力,也可以借助它的高性能,在GPU上更高效的执行程序,有效的利用GPU的峰值算力。
就是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