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音 > 其他类型 > 大臣们求着我登基 > 二百六十四章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二百六十四章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2 / 3)

心里便放心了,没有再多说这件事情。

四皇子回到兰渊阁,并没有回修史馆。他现在已经不修史了,去年他被皇帝叫去廷尉府任职。

廷尉掌管大周的刑罚,非常重要。

大周建立后,廷尉府的重要官员基本上都是世家子弟。虽然如今廷尉府里有一些出身寒门的官员,但是他们并没有要职,手中并没有实权。再者,京城里有太多的权贵,他们看不起出身寒门的官员,出身寒门的官员很难管得住他们。

能管得住京城里的权贵,又能镇压住廷尉府官员的只有皇子,而四皇子德高望重,又饱读诗书和律法,最适合去廷尉府。

四皇子平日里除了喜欢看经史子集和诗词歌赋,还喜欢看律法。他把前朝和陈朝,还有陈朝以前的王朝的律法研究的非常透彻。

当年,大周建立后,先帝除了请李家建立太学,修复崩坏的礼乐,还让李家帮忙制定大周的律法。这些年,李家还一直在修缮大周的律法,其中四皇子就出了不少力。

四皇子反对酷刑,但是并不排斥严刑。他认为没有严刑,就震慑不住那些十恶不赦的人。当然,刑罚不能一味的严厉,也要有仁慈的一面。

去年,皇帝叫四皇子去廷尉府,除了让他震吓那些世家子弟子的廷尉府的官员,还要让他修补大周的律法。

四皇子虽然知道他去廷尉府,会得罪不少世家子弟,但是他不在乎。他和皇帝一样不喜欢世家,认为世家是压迫百姓的罪魁祸首。他一直觉得大周是百姓的大周,而不是世家的大周,所以世家必须除去,不然大周日后一定会重蹈前朝或者陈朝的覆辙。

他回兰渊阁,是寻找有关律法的书籍。他不日后就要去封地,他也要为自己的封地制定新的律法。

而赵曜正在文德殿里读书,他这段时日正在学习《左传》。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肖先生让赵曜回去后,好好的理解这句话的意思。

巧了,赵曜最近收到三叔的信里,三叔也说到这句话,并且问他怎么理解。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这句话的表面意思是国家的大事情,在于祭祀和战争。

这句话出自《左传.成公》。

赵曜不太理解三叔和肖先生为什么要问他这句话的意思?

在他看来,国家的大事情,也就是国家安全,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维持。这就是他理解的“戎”。至于“祀”,他觉得没必要,因为现在已不是过去。

过去的王朝坚信世上有神,希望通过祭祀来和神灵沟通,得到神灵的护佑。但是,现在的大周不需要像以前的王朝那样向神灵祭祀。

“母妃,你说我理解的对吗?”

梁嫔点了点头说:“我觉得你理解的很对,哪怕大周彻底平了所有的战乱,但是还需要强大的军队,这样才能保护大周不被匈奴或者其他外族,又或者其他外邦欺负。”

“但是我觉得三叔和肖先生特意问我这句话的意思,应该不是我理解的这么简单。”赵曜指着“戎”字说,“我应该没有理解错【戎】字的意思,但是【祀】这个字,除了祭祀,应该还有其他的意思。”

“还有什么意思?”梁嫔说道,“祀基本上只和祭祀有关,你也不要多想,我觉得你这么理解是对的。”

“祀,祭祀,以前的人为什么喜欢祭祀啊?”赵曜问道,“是因为经常闹天灾吗?”

“也有这方面的原因,主要原因还是祈祷老天爷保佑,比如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梁嫔说道,“以前祭祀的人,一开始是大祭司,后来变成皇帝。由皇帝亲自祭祀,向老天祈求保佑。”

“为什么一开始是大祭司祭祀,后来又变成皇帝祭祀?”

“准确来说不是皇帝,而是天子。大祭司祭祀,会让百姓对大祭司十分崇敬,在百姓心目中,大祭司比天子重要。而天子也要受到大祭司的制约,所以后面就废除了大祭司,改由天子亲自祭祀。”

“其实,就是天子想要掌握祭祀大权,并且控制住百姓,对吗?”赵曜一针见血地问道。

“是的。”

“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中的【祀】就是民心的意思。”

梁嫔闻言,先是怔了下,旋即赞同地说道:“也可以这么认为。”

“三叔和肖先生是想告诉我,国家的大事情在于民心和军队。”赵曜捏着下巴说,“以前的人通过祭祀来笼络民心,但是现在的百姓并不笨,单纯地想靠祭祀来笼络他们是行不通的。”

梁嫔问道:“那你觉得民心要靠什么来笼络?”

“母妃,笼络来的民心能维持多久啊?”赵曜一脸认真地说道,“其实,想要获得民心很简单。”

梁嫔故意问道:“怎么个简单法?”

“那就是让老百姓吃饱饭,穿得暖。”其实,百姓们的要求很简单,就是有饭吃,有衣穿,不奢求其他的东西。“尤其是百姓们经历过前朝的暴乱后。”

“是啊,百姓们只想吃饱饭,穿暖衣服。”梁嫔说着,长叹一口气道,“但是想让每个百姓吃饱饭,穿得暖可不容易,没有哪个皇帝能做到。在前朝太平盛世时期,还有很多的百姓吃不饱饭,穿不暖衣

最新小说: 笛上春行录 三春至 什么叫进攻型上单啊 卫姝 神奇音乐电台 小奶娃今天被PUA了吗? 女尊:妻主今天嘴硬了吗? 她在别人怀里撒娇,总裁撬墙角 万道虚天鼎 闻清影同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