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音 > 都市言情 > 好莱坞的亿万富豪 > 第二百二十五章 疯狂八月(中)

第二百二十五章 疯狂八月(中)(1 / 3)

「约瑟夫-克劳利,1999年以来,一直担任纽约州第14国会选区的众议员……」

「第14选区……代表布朗克斯中部,和皇后区北部?拉丁裔的聚居区?」

「从2012年开始重新划分选区之后是这样的,在这之前,第14选区包含皇后区和曼哈顿东部。」

「所以克劳利之前在上东区运作?」

「没有,重新划区之前,他都在第7选区竞选,跟现在的第14选区范围基本重合。克劳利出生于皇后区,在当地社区中很有影响力,所以不管选区如何变更,民主党都让他负责皇后区与布朗克斯的竞选。」

「真是奇妙,一个爱尔兰裔,居然能在拉丁裔社区里混得这么好。」

「因为这里的拉丁裔只支持民主党,其他少数族裔也是。不管民主党派谁,支持率起码都在70%以上。2012年,约瑟夫-克劳利的最终得票率是83.2%,没有比这更一边倒的选举了。」

「所以,哪怕不搞竞选活动,他的位置也非常稳固。」

「Yep。」

「这意味着,他比其他议员,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中选之后的立法议程……和他想获得的交换条件。」

「几乎所有人,都已经默认他会胜选,包括竞争对手弗兰克-J-斯波托诺,和他自己。」

「到了这一步,这个男人必然有更高的政治追求。」

「让我们看看他想要达成什么目标,用什么方式完成吧……我听说,他现在更在意的,是另一场公众看不到的选举。」

“纽约市拥有世界上最大、最有影响力的音乐生态系统之一,提供着近60000個就业岗位,每年光是工资总额就约50亿美元,经济总产值更是能达到210亿美元。”

坐在俄罗斯茶室标志性的红色U型真皮沙发上,约瑟夫-克劳利挥舞着餐叉,侃侃而谈,他声音低沉沙哑,语速极快,但发音却无比标准,没有任何口音,若是闭上眼睛,韩易甚至感觉自己像是来到了MSNBC的演播室,正在接受某位训练有素的新闻主播的专访。

约瑟夫-克劳利、乔丹-布罗姆利和韩易三人的午餐地点,于1927年由俄罗斯皇家芭蕾舞团创立,从Stoliaya苏联红伏特加,到经过里海盐师处理的混合鲟鱼鱼子酱,再到著名的RTR俄式罗宋汤,89年以来,俄罗斯茶室一直是纽约最负盛名的高档餐厅。

不管是造访纽约的名流,还是住在本地的富豪,都经常出入于此。萨尔瓦多-达利与簇拥着他的艺术品经纪人、弗兰克-辛纳屈跟芝加哥犯罪集团老大山姆-吉安卡纳、伦纳德-伯恩斯坦与他的作曲家好友阿隆-科普兰……俄罗斯茶室的星光实在太过璀璨,以至于那些想要宴请合作伙伴的上东区巨贾,都会下意识地把这里作为首选地。

一个到处都是名流的地方,更能掩人耳目。

韩易和约瑟夫-克劳利就是教科书式的范例,来自异国的亿万富豪与深耕纽约的公众人物把酒言欢,这样的情景,俄罗斯茶室的侍者每天都能看到十好几回。

午餐时间,人声鼎沸,宾客往来如织,三人坐在室内东南侧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卡座里,神色如常地低声交谈。

“但这6万名从业人员里,并不只有住在翠贝卡或者上西区的摇滚明星。他们之中的绝大多数,其实都是普通人,住在房价高企的纽约少数几处租金没那么夸张的街区,而我,正好代表着这些街区的福祉。”

约瑟夫-克劳利扶了扶眼镜,义正辞严地说道。

“布朗克斯、皇后区,住在这里的音乐人,给全美国乃至全世界带来了美妙的旋律,丰富了这个时代的底色。如此伟大的贡献,却没有获得同等的回报。这就是我希望SoundExge能够让幕后的工作人员,不管是制作人还是声音工程师,获得一部分录音版税的主要原因。”

“大概是百分之多少呢,克劳利议员?”乔丹-布罗姆利转动着无名指上的银戒,试探性地问道。

“还没有最终确定,但我的想法,是整体版税的2%到4%之间。”约瑟夫清清嗓子,试图让沙哑的声线变得更加清晰有力一些,“虽然不多,但相比起之前绝大部分声音工程师完全拿不到版税的情况来说,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几百美元也好,几十美元也好,总能帮助他们在这座城市生活得更好。”

“不仅是这座城市,克劳利议员,您的草案,会让美国境内的每一位音乐艺术家都因此受益,不管他们住在布朗克斯还是圣莫妮卡。”

说到这里,韩易低下头,拨弄起餐盘里的皮罗什基馅饼,语气看似漫不经心。

“我们可以怎样去协助这一善举呢?也许……可以在布朗克斯或者皇后区设立一个纽约办公室,专门处理全国范围内的幕后制作团队版税结算?这样不仅能吸引更多的音乐制作人定居曼哈顿东岸,也能在选区内创造不少工作机会吧?”

“这是个好主意。”

约瑟夫喝了口汤,看了看韩易,不咸不淡地说道。

“不过……SoundExge是隶属于美国国会,由国会图书馆馆长指定的数字表演版税收取组织,跟BMI和A

最新小说: 重生港岛1980之大争之世 魔女,火球与蒸汽邪神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被迫联姻后才发现老公就是白月光 如何向老板求婚 叫谁偶像,我是艺术家 我在幼儿园假装修仙 枪响之后 这个骑士过于完美 梦回1997,我成了网文鼻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