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什么叫做只有郭开。
大嬴政对于李世民无知很是鄙视,最要不得的就是这种经验主义。
明明此前都将整件事捋了一遍,怎么偏偏就想到了一个根本不可能的人上面呢?
【威凤不是二凤】:等等。
【威凤不是二凤】:若是郭开的话之前政哥你就会提醒崽崽了,所以就是刚刚提到的那些人。
李世民醉了一个简单的排除法。
首先不可能是赵氏。
赵氏里面未必没有实力强大但是心思多的,可是现在是长平之战没过多久的时候,赵国全民皆兵,就算是心思再多,对上秦国只怕也只是恨。
政哥再有办法或者记忆中的老熟人愿意帮他,也不是一朝一夕三两句话就能定下来的。
至于廉氏,因着廉颇和长平之战的关系,同赵氏一样几乎没有什么可能。
甚至廉氏更恨秦国。
庞氏,不是瞧不起他们,可谁不知道庞涓鼎鼎大名,不管是处于何种缘由,败军之将总归是被人瞧不大起的。
现如今庞氏最出息的应该是老将庞煖,可惜因为年纪大的缘故已经荣养好几年了。
若非李世民来自后世,也断然想不到这位老将还有在战场上发光发热的机会。
自然,庞氏也不是靠山的合适选择。
那就只剩下一个可能——
【威凤不是二凤】:乐氏?
【威凤不是二凤】:但乐毅望诸君做的好好的,他儿子乐间在燕国做昌国君做的好好地,能愿意蹚浑水?
【秦皇】:若是换做其他人就像是朕父皇,乐氏都不会答应,但是巧就巧在小政才四岁多,他们会愿意的。
【威凤不是二凤】:政哥未免也太自信——原是如此。
李世民本是直接笑出声,觉得政哥算计倒是巧妙,可自己仔细一想,竟无法反驳这绝妙的选择。
乐毅此人,祖上本是为魏国效力,后来投奔燕国是因为得到了燕昭王赏识,给了他机会拜为上将军,攻打齐国。
齐国接连兵败,最后仅仅只剩下莒县和即墨未曾被攻下,可谓是风光至极。可也正是因为根基‘复杂’,齐国固守的田单才会设法使出离间计,轻轻松松就离间了燕国新王和乐毅的关系。
燕昭王信任乐毅,继任的燕惠王却不。
乐毅更不是逆来顺受之人,稍稍盘算一番当即就决定投奔赵国,赵国在五国伐齐之时就眼馋乐毅的领兵才能,非但痛快将人留下,还直接封赏望诸君。
没了乐毅的燕国很快就遭到了来自齐国的反扑,燕惠王这才后悔不已,派人去请乐毅,乐毅未曾与燕王直接撕破脸,甚至还修书一封表达自己的意愿,但好话说尽都没有松口回燕国。
而后就是乐间顶替了父亲乐毅昌国君的爵位。
可见那几次秘密详谈乐毅顺利将乐间推上了位置。
要知道这还不是全部的乐氏人,除了这两位之外,还有一位将才也出在乐氏——乐乘。
乐氏人轻松游离在赵国和燕国之间,谁能不佩服一声长袖善舞。
正正应了后世那句名言——一身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哪国待遇好就往哪国跑。
偏偏还怪不得乐氏人,若非君王胡乱猜疑,乐氏人又惜命,也不会有此奇特现象出现不是吗?在者虽说乐氏人跳槽频繁,可干活的时候都是认认真真,该怎么打就怎么打,这就是他们身上的本事给他的底气。
除了实力,地位也有目共睹,赵燕两国都青黄不接,就愈发显得乐氏父子兄弟弥足可贵。
【威凤不是二凤】:政哥想要挖人?
【秦皇】:乐氏人不会去秦国的,但是结个善缘,他们必定不会拒绝。
大嬴政先前没有想到乐氏也是因为秦国厉害将领实在是太多,乐氏有能人不假,可秦蒙骜王翦他们哪个又差?
但就如后世现代虽说的那样,虽不一定去你那工作,却没必要得罪,固然自己没有求职的需求,可自己的子孙未必啊。
大嬴政简直就是一语成谶,这厢刚刚嘱咐了阿政两句,阿政就在刚入宴时就遇上了比他还小一岁的奶娃娃。
“这就是秦王太孙吧,今日一见,果然不同凡响。”
阿政人小,身份虽然在场人心知肚明,却都有一份心虚在,不敢太过张扬,就安排在了不起眼的位置。
巧就巧在乐氏人就在邻桌。
“望诸君安。”阿政身边的侍人早早提醒,两边互相见礼,还没等阿政说些什么,乐毅又是憨厚一笑,将奶娃娃往中间一放,“瞧瞧秦王太孙与我孙儿多有缘啊,这小子年纪不大倒是会找人,瞧稀罕的这模样。”
“望诸君实在是客气了。”
扯扯嘴角露出笑容,阿政决定遵从内心假装没看出奶娃娃奋力往回爬却不断被乐毅摁回来的模样,当大父的都装作看不见,他也只是个孩子,自当也是瞧不见的。
“咳咳,咳,叫秦王太孙见笑了,咳,咳咳。”
乐毅全然已经将这当做亲爷孙间的互动游戏,双眼中满是慈爱,只是咳嗽声不断。
阿政不由多瞧了眼,正对上乐毅的目光,想了想没有多问,反倒是专心致志与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