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窃笑,她只能把五感冰封,假装视而不见、充耳不闻。好像这样,就不会沮丧。
放学的时候,小琴悄悄塞给她一个瓶子,白色的,圆圆的,像个乒乓球。
“我妈让我捎给你的,说是珍珠膏,擦了就会变白。我妈说了,一白遮三丑,等白了就好看啦。我妈让你别伤心,女大十八变,长大了就好啦……”
长大了就好了。什么时候才能长大?
小琴和苏月琴的话,像春日暖阳,照得林多夕渐渐解冻,恢复知觉。晚上,她躲在被窝里,捧着珍珠膏做了一个美梦。梦里,她像盼盼一样白得发光,人见人爱,她“咯咯咯”笑出声来,直到被林盼盼一脚踹醒。
她万万没想到,美梦会成真。
早上醒来,床底下摆着一双水晶凉鞋。鞋子晶莹剔透,一根根带子自中间向两侧伸展,像鲸鱼的骨头一样匀称,又像蝴蝶展翅一样优美。它摸上去很柔软,里边还嵌了金粉,点点发光,像灰姑娘的水晶鞋一样梦幻。
她怀疑自己还在梦里,揉了揉眼睛,天哪,竟然是真的。
她高兴极了,穿上新鞋子在院子来回走,还又蹦又跳,气得林盼盼眼泪汪汪,一个劲嚷嚷要买新鞋子。
一开心,林多夕忘了所有不快,每天兴冲冲上学校。
无论韩笑翻出了多少白眼,她都能笑得一脸灿烂。
19
全班同学中,林多夕最羡慕的人是杨佳玮。
开学第一天,杨佳玮穿着雪白的公主裙,扎了个丸子头,她的下巴昂得很高,露出洁白的天鹅颈,像个高高在上的小公主,又像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小仙子,和班上同学的气质判若云泥。
开学第一周,她总是高高地举着手,竞选班委,抢答问题,最后一个人身兼三职,集班长、学习委员、文艺委员于一身。她的自我介绍,让全班同学都自惭形秽。
“大家好,我叫杨佳玮,我爸是教育局局长杨明远。我的名字是爸爸取的,玮是美玉的意思,佳玮是指最好的美玉,所以,我会成为最优秀的人。我热爱唱歌、跳舞、钢琴、书法,还有阅读……我从四岁开始练芭蕾舞……我拿过市里的儿童歌咏比赛一等奖……我得过少儿书法比赛第二名……我会努力当好班长,和大家一起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同学们听完鸦雀无声,唯独张老师特别激动,连声鼓掌,说:“好!太好了,大家鼓掌!佳玮是我们一年1班的榜样,我们要向佳玮同学看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张老师拍得手都红了,在她的带领下,掌声从稀稀落落变成了整齐划一。
所有的老师,都喜欢杨佳玮。他们跟众星捧月似的,围着杨佳玮嘘长问短。就连一向严肃的张老师都对她青睐有加。
所有的同学,都羡慕杨佳玮。每天听着她喊“起立”、“下课”,每天看着她戴着红袖章走来走去。早读的时候,她总是上台领读的那个。上课的时候,她永远第一个举手。音乐课的时候,她纯净的歌声让小武老师赞不绝口。她打小报告的时候,老师们永远说她是对的。
同学们对杨佳玮渐渐敬而远之。她样样优秀,却没有朋友。
有时候,林多夕觉得她和自己一样,只能孤独地坐着。有时候,林多夕坐在台下仰望,又觉得台上的杨佳玮光芒万丈,像一个可望不可即的梦。
她一见到杨佳玮就自卑,甚至不敢跟她说话,觉得自己不配,可是小琴却不以为然。
小琴说:“她就像只骄傲的小母鸡。你不觉得吗?每天昂着头,在教室里来回炫耀,就差嘴里喊着’咯咯哒’了。”小琴还昂着头,撅着屁股,学着母鸡走路的样子取笑。
放学路上,小琴经常吐槽杨佳玮。
“我还以为是个小仙女,没想到是只毛苍子,这么喜欢扎小刺,上辈子铁定是个长舌妇。”小琴气呼呼地。这通常是她上课说话,被打了小报告。
“语文好,数学也好,会唱歌,还会跳舞,这天底下有她不会的吗?你瞧她鼻孔朝天的样儿,要是我爸当局长——哼,我鼻孔能翘得比她还高……”这通常是杨佳玮被表扬了以后。
小琴还说韩笑像只“白皮猪”。两人隔着座都能天天吵架、天天做鬼脸比赛,吵得林多夕脑壳疼。
让她脑壳更疼的是上课。
一年级的课很简单,可是老师们生怕大家不懂、不会,魔音洗脑似的反复讲,听得她只能对着窗外的小鸟发呆。
一次魂游天外之际,被张老师点名回答问题,她站起来张口结舌,幸好江小琴隔着过道透题,她才没有出糗,最后两人成功地“有难同当”,双双被批评。
林多夕面红耳赤了一节课,再也不敢上课开小差了。但是江小琴下课该玩玩,上课该说说,老师的批评丝毫不能影响她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