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妮莎记住了皮埃尔的要求。她去大百货商店里买了一条明黄色的裙子,颜色极其明丽,裙摆像贝壳的花纹。这条裙子衬得皮肤白皙而娇艳,就像一朵美丽的黄百合。
但是她个人最喜欢的还是大红色。所以,她同时带了这两条裙子一起去马蒂斯的家。
她那天很早就起床,细细的清洁了脸,用香喷喷的洗发水洗完头,又仔细的做了发型。大波浪卷发看似随意的披在身上,但其实经过了她用心的设计。她认真地化了妆,从粉底到眼影都一丝不苟。打扮的就像一个风华绝代的女明星。
吉恩凯利也和她一同前往马蒂斯的家中。毕竟看大师现场作画,这样的经历实在太过珍贵。
马蒂斯早已让佣人把床移到画室。他打开一扇深蓝色的灯,在墙壁上显出苍凉而深冷的蓝色。他更喜欢那条大红色的裙子。那天,皮埃尔之所以让凡妮莎穿一件黄裙子来,是因为在他印象中那个阿姨总喜欢穿明黄的衣服。但是,他并不知道父亲想要给凡妮莎作画,并不全是因为那个女士,而更多的是,一位暮年的老人看到年轻而活力本能产生的向往,和对生命最后的激情。
马蒂斯和凡妮莎只见过几面,但他敏锐的发觉到,凡妮莎唯有在红色的衬托下才能显现出她独特的气质。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颜色和妆容,而凡妮莎最适合红色。
她外表清冷,但内心却有火热的色彩。只是她的热情还未被点燃。她身上有一种矛盾的气质,美艳而禁/欲。
只有在肆意舞动的情况下,才能显现出她疯狂而艳丽的美。
他让凡妮莎坐在阁楼中,墙上开了一盏极小的窗户,窗户后面可以看到广袤的山野。
她微微侧着身子。她的强烈的自由气质和这间狭小的阁楼相互冲突,一个表情便是一副蕴含强烈冲突的画。而冲突,就是一副经典画作的灵魂。好的画作,一定要讲一个故事,它不能被禁锢在时间的某一刻,而要蕴含着整体的生命感。
而凡妮莎本人的气质,就具有这种强烈的故事感。
毕加索第一眼在看到凡妮莎的时候,也捕捉到了她独特的气质。因此,才会开玩笑式的提出要为她画画。
凡妮莎坐在墙壁前,保持这个姿势不动。非常安静。画笔在纸上划过发出沙沙的声音。
马蒂斯的家人也坐在他身后看着这一幕。所有人都没有说话。这一刻对于所有热爱艺术的人,都太过神圣。
马蒂斯的脸上逐渐焕发出激情。一旦拿起画笔,他就忘记了身体上的伤痛。
凡妮莎的身形跃然映在纸上。森冷而冷艳的外表,高高在上不可睥睨的出尘气质。但内心是冰冷而哀伤的,好像迷失的灵魂。如果有人能够点燃她内心的激情,她将会从冰变成烈火。
除了凡妮莎本人的气质冲突外。折翼的天使,被放在孤僻的小阁楼内,就是一出绝望的悲剧。最后化成一种浓烈的忧伤。似乎永远失去自由。
这幅画,就叫《阁楼的少女》。强烈的色彩伴着灵感源源不断的涌来。那是马蒂斯不能抗拒的颜色。
马蒂斯对这幅画非常满意。自从得病卧床后,他没有再露出这样的笑容。
而凡妮莎点燃了马蒂斯的再次创作的热情。晚年的他,竟然再度渴望执笔绘画。
他向凡妮莎发出正式的邀请,希望她能成为他的模特。
以凡妮莎为缪斯,马蒂斯后来又创作出了许多张精彩的杰作。
而这些作品,也使凡妮莎在艺术圈声名鹊起。
——她是马蒂斯的缪斯。
有人邀请凡妮莎当模特,也有人邀请她去演戏。但是,都被她婉拒了。她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模特吃的是青春饭,女演员的职业生涯又尤为短暂。比起成为被凝视的对象,她更想掌握主动权,进行创作。
除了为马蒂斯当模特外,她一心沉浸在《一个美国人在巴黎》的编舞创作中。
与马蒂斯的交流,让她产生了许多灵感。比如让男主围上一个头巾和男配角跳交谊舞,男主跳女步,然后再让男二邀请一个身材极其魁梧的女士跳舞,自己再跳女步。从而制造反差和笑料。
吉恩凯利的嗓音很动听,他是个典型的男中音,他能把舞蹈和歌声融入的很好。他和女主角的共舞在全剧中仅有两次,一次是男主心意的表白,另一次是两人结局终成眷侣的舞蹈。
凡妮莎写出许多设定,就被她又给否决了。她对自己的创作要求极高,她想要完全的展现出两人爱情的发展。他们的共舞,一定要有新意,一定要独特,不能和其他电影中的套路重复。她陷入创作的瓶颈中,试图找到最完美的设计。
在她忙于工作的时候,她收到了一封邀请函。作为马蒂斯的缪斯,她被邀请参加了法国文化圈的沙龙。
是萨特发出的邀请。法国哲学家和作家让·保罗·萨特,存在主义流派的代表。
他身后的朋友圈,包含了阿贝特加缪等大作家在内的大咖们。
这让凡妮莎心生向往,她是一个书虫。而且,萨特目前和加缪是多年的朋友,也许这一次,她能够见到加缪。
收到这封请柬后,她还邀请了吉恩凯利一起。吉恩凯利闲暇时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