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叫一遍,天还没亮,夏春兰便起床了。从院子里的水井打水洗了脸漱了口,便麻利的抱柴烧火热饭。
现在是夏季抢收时节,整个村子的人都像忙忙碌碌的蚂蚁,趁着早上天还没亮没那么热的时候正好下地。
夏春兰是夏家最大的女孩儿,不但要带着堂妹做饭收拾家里,其余时间也要跟着下地。
夏收刚开始,她的皮肤就被晒得黝黑,只一双眼睛沉静有神,像她这个人一样。
早上吃的是昨晚剩的稀饭和馒头,稀饭不需要热,等馒头上锅蒸好的时候,夏春兰又从坛子里捞了一大碗咸菜疙瘩切了。
夏收的时候要有油水,不过夏奶奶舍不得,只中午和晚上干饭,舍得拿出油让做饭。
热气氤氲间,夏春兰将馒头捡好端上桌,又舀了稀饭和咸菜,这时才喊家里其他人:“爷奶,叔叔婶子,起来吃饭了。”
她仰头看了一眼家里唯一的一块大钟,刚好四点。
经她一喊,家里人陆陆续续起来了。
夏爷爷和夏奶奶从正屋出来,夏爷爷对夏春兰笑了笑:“春兰,早上你也多睡会儿,这个天吃凉的没啥。”
夏春兰正要回夏爷爷,夏奶奶就哼一声:“睡啥睡,她年轻人哪来这么多觉,吃凉的咋行,我们两个老东西吃了不克化咋办?”
夏春兰便低下头去盛稀饭,招呼夏爷爷夏奶奶:“爷奶,你们先吃饭吧。”
接着夏春兰的亲爸夏铁柱和她妈李五丫也起来了。见女儿这么早就起来煮好了饭,夏母心疼:“春兰,咋不叫我起来做饭?”
“妈,你一整天都在地里太累了,我早起做会儿饭没啥。”
夏家二房和夏家三房的人姗姗来迟,想到今天又是一整天的劳作,所有人都一脸菜色,吃饭也提不起精神。
都盼着夏收赶快回去,再这么累下去,人就该没了。
三婶周秀云喝了一口粥,叹口气,说道:“这农活真不是人干的,天天面朝黄土背朝天,也没见挣几个钱,能养活全家就不错了。要我说,还是那些拿工资的人享福,在办公室里坐着,风吹不着雨淋不着,衣食无忧的。这么看来,我们全家就属春兰和春丽有福气,春丽自己考上了大学,春兰呢,以后会嫁给大学生,都是要去城里吃商品粮的。大哥大嫂,以后你们说不定还要享春兰的福呢,谁说养女儿不如养儿子。”
夏铁柱只有一个女儿夏春兰,在农村,没有儿子就相当于没有后,他在所有人面前都唯唯诺诺沉闷不已,听到周秀云这么说,夏铁柱露出一个略显局促的笑。
夏母李五丫也笑了,她的笑容里带着自家女儿要去过好日子的期盼。
夏奶奶脸色不好看:“要嫁就赶紧的吧,春兰都二十三了,都成老姑娘了,老赖在娘家算咋回事!铁柱,春兰她妈,等夏收完了,你们俩赶紧和老李家把办事的日子定下来,再耽搁下去,春兰和我们夏家都成了十里八乡的笑话了。”
农村人普遍结婚早,夏春兰马上就要满二十三,和她同岁的姑娘,都是好几个孩子的妈了,她这么大年龄还没嫁人,的确是十里八乡独一份。
夏铁柱和李五丫面露难色,他们又何尝不想早点让春兰和李华把事办了,但李家那边一再推脱,先是说李华的爷爷去世没多久,李华和他爷爷感情好,怎么着也得为老人守一段时间的孝,后来李华考上了大学,又说李华要先以学业为重,不能一考上大学就结婚,把他学业耽搁了。这么一来二去,两人的婚事就推迟到了现在还没办。
现在好了,李华已经大三了,之前就说好,等李华大三读完的时候怎么着也得先把酒席办了。
两人都是老实本分的性子,加上因为没有儿子,两人都觉得在村里其他人面前抬不起头,已经不会反驳别人。
哪怕再着急女儿和李华的亲事,也只能不停的帮李家干活来表达讨好李家。
夏铁柱闷声道:“等咱家活干完了,我去李家帮他们夏收。”
夏春兰心被刺了一下。
一反以前的沉默,对夏铁柱道:“爸,算了吧,夏收这么累,你再去帮他们干活,身体受不住。”
一听到夏铁柱的办法又是去帮李家干活,夏奶奶沉脸骂道:“叫你们去和李家商量办事的日子,你就只想到上赶着讨好他们给他们干活?春兰是姑娘,上赶着算咋回事,你们大房都把我们老夏家的脸给丢尽了!”
夏铁柱一直怕夏奶奶,被骂的低下头缩紧了脖子沉默喝稀饭。
夏二婶李翠花嘲讽的笑了笑,为了把女儿嫁给大学生,大房这是连脸都不要了,哪像他们春丽这么争气,自己考上了大学,以后高低得嫁个干部。
眼神带着优越感扫过沉默寡言的大房三人,碰了碰准备开口的夏二叔,示意他别说话。
夏二叔张了张嘴,又闭上了。
吃过饭已经是四点半,大人们都急急忙忙下地去了,夏春兰则带着三房的六堂妹夏春花收拾了碗筷,再把猪食和鸡食煮好,一会儿就该喂猪和放鸡了。
等把家里的四头猪还有鸡都喂饱,天色便已经大亮。
才十二岁的夏春花重重叹了口气,大人般感叹:“总算是忙完了。春兰姐,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