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陛下呀,先前我们知道您立的这位太子有位称帝的媳妇,现在我们又知道,他那位媳妇,原来也是您宫里的人…
李世民强行忍着尴尬,转瞬又想道,稚奴,看来你果真是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啊,耶耶信了,你绝对不是一个任人拿捏的小团子!
不过很快他又恢复了冷静,反正朕此生要用心培养承乾,绝不会让儿子们为了皇位睨墙…当然,若稚奴果真十分喜爱那位武氏,为他娶来倒也不是不行,我是宽容的耶耶嘛…
刘彻八卦地对卫青眨了眨眼, "啧啧,没想到我那李大哥家的故事,竟如此丰富多彩…"卫青一脸尴尬地附和着,心头暗暗诧异,未想到后世唐朝君王,竟能为心爱女子做到如此地步。
【更巧合的是,武瞾的身世从某种意义上,跟长孙皇后极为相似——她们同样是续弦之女,同样父亲早亡,母亲在元配嫡子的排挤中苦心拉扯着三个女儿…不过,命运终究在岔路口拐了弯,把她们带入截然不同的轨道。武瞾入宫后,被封为五品才人,据旧唐书《职官制》记载,这是一个侍候天子起居宴请、管理宫女纺织蚕丝等事的职位.…】 (3)
【后世人根据她在贞观年间接近空白的记录和才人的位份推测,这位母亲出身于高贵的弘农杨氏、自小饱读诗书、更写得一手好字、才貌俱全的女子,并没有被李世民重视…也许,这就是命运的神奇之处吧,她在为皇帝侍疾时,与年轻的太子一见钟情,此时的她并不知道,这个眼中还泛着青涩稚嫩的男子,将来会为她提供多么辽阔、展示政治才干的舞台..】
画面中,在感业寺削发为尼的武瞾,正在暗暗发誓, “我今朝蛰
伏,来日必要飞登云霄…”
很多大臣暗暗着急,此女狼子野心,留不得啊!那个李治,真是糊涂的亡国昏君!亏得先前还吹李世民有多厉害,治家都治不好,昏君!
李治却暗暗涌起一阵窃喜,这说明在媚娘眼中,朕才是她在世间最信任的男子啊,她果然慧眼识珠……
【后世史官写武瞾时,总是不遗余力把她那点宫闱之事搬出来,以期打压她的名声,但我们来看看,如花似玉的宫廷女子在获得寥寥圣宠后,就要被打发去寺庙,从此与青灯古佛相伴一生——这条规矩,真的公平吗?她们是活生生的人啊,她们的生命,真该在日复一日的绝望中度过吗?】
【再者,古往今来,多少无道帝王同时宠幸嫔妃的姐妹亲眷,李隆基娶儿媳更是世人皆知,这种时候,掌握话语权的男人却惺惺相惜,一再使用春秋笔法遮掩,或把祸水推给女子,或是把重点放在男子的功绩上…这时的他们为何不站出来,长篇大论指责这些帝王乱了纲常伦理?】
【因为数千年来,舆论的阵地一直掌握在男子手中,女子,应该一直乖乖当他们的附庸,女子若做了无数男人同样做过的事,就要被口诛笔伐泼污水…】
画面中,被新君有意无意遗忘在感化寺的武瞾,没有流泪,也没有气馁,她静静等待着时机…直到永徽元年的五月二十六,李治前来感业寺为李世民拜祭祈祷,那一刻,她欣喜万分,那一刻,他涕
泪横流..(4)
那些极力推崇三从四德的士大夫,简直气得脸涨成猪肝紫了——伤风败俗不要脸的女人啊!敢行如此大逆不道罔顾人伦之事!
上天啊,快劈道雷把她解决了吧!
李世民在大臣们的注视下,神色不变,眼下他更在意的,是孟棠说的话,照这么说,孟姑娘并不赞同嫔妃在帝位驾崩后去寺庙修行?看来此事还须尽快与众人议一议…
【当武瞾取代王皇后时,世人骂的是她这个蛊惑君王的红颜祸水,却忽略了真正想拿关陇贵族开刀的幕后主使——那位至高无上的帝王;当她承载着失子之痛,为李弘的离去黯然伤神时,世人无视唐朝史书和李治亲手为儿子写的悼文‘沉瘵婴身、旧疾增甚’之言,世人不信李弘死于肺结核,反而要信几百年后,后朝史学界编撰的‘皇后鸩之’之言..】 (5)
【往她身上泼的污水不计其数,包括她为栽赃王皇后亲手
掐死襁褓中的女儿、她80多岁的母亲与外孙通奸之言…这些恶毒的流言,处处彰显着男人对她打破传统称帝的深恶痛绝,既然无法抹去她优秀的存在,就往死里污蔑她吧!对,我说的就是宋朝那些胡捏乱造,杜撰唐朝历史的士大夫们!】
武皇后眼中绽放出寒光,污蔑本宫不要紧,敢污蔑本宫的母亲,后世男子太过可恶!
上官婉儿担忧地看向女皇武则天,她却淡然一笑, “从朕称帝那日起,就做好了面对世间腥风血雨的准备,朕不怕!身为女子,朕既然穿了这身龙袍,就不怕后人指点!
正在绞尽脑汁编故事的欧阳修、宋祁等人,抬头看向另一边的司马光, “这…仙人指名道姓骂我们了,还要编吗?"
司马光沉吟道, “哼,如此伤风败俗之女子,若是夸她,岂非教坏我大宋更多女子,让她们生出不该有的心思?继续!"
【且不说武瞾并没有杀她的长子,也不说历代男性君王,亲手赐死孩子的案例多不胜举,就说武瞾在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