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剧院虽然被叫做“地下剧院”, 但并不是每一个都在地下。
隐藏在写字楼里的、用住家的客厅改造的、夜晚公园里随意搭起来的,只要不是正规的、在商业局有牌照的,都被称为地下剧院。
像袁安的剧院一样, 真正建在地下的,反而是少数。
这个剧院占地面积不大,满打满算就只有半个篮球场大小。座椅是二手市场上淘回来的,幕布都是那些大剧院用剩下不要的。
很难想象袁安这种在华国影视界举重若轻的人物, 会隐藏在这种蹩脚的地方。
李辉作为袁安的助理,已经跟了他二十年了,看到这个环境还是忍不住叹气。他把几份简历递给袁安, 想了想, 说:“外面来了不少华国人, 我数了数,大概有十个。”
袁安今年六十五岁上下,看着还挺有精神。就好像没听到李辉的话一样, 径自翻开那几份简历:“这两个是不是之前来过?琳达和简妮。特别是这个简妮, 已经落选了三次吧?每次表演都一般般, 还真不死心。”
“袁导......”
袁安把那些简历收拾起来,抬起眼皮子看了他一眼:“来了几个华国人, 怎么了?”
李辉叹气:“我就说柯晓严那小子这两天总往国内跑干什么,刚才打听了一下, 原来是他打算找人拍《平少》,为了拿到投资乱吹大话,现在不知道怎么传的, 变成您要拍《平少》了。”
“我早就跟您说那小子心思不纯,别的我还做不了主,至少《平少》这个本子, 您为什么还放在他手里?”
袁安听李辉这么一番长篇大论,依旧不怎么在乎的样子:“总归这个本子是我跟他一块写的,放他手里也没事。”
什么叫你和他一块写的。
李辉简直头疼,确实,这个本子柯晓严也帮了点忙,但顶多也就是查查资料,中间偶尔帮着修改,反而是画蛇添足,修出了个四不像。
柯晓严是袁安的徒弟,跟了袁安近十年,以前还看不出来,但自从袁安隐退到国外,以往掩藏的心术不正逐渐暴露出来。
前两年,因为还要靠着袁安指导,还装得人模人样。但随着这两年几部他导演的电影上院线,拿了几个还不错的票房,本人也得了个“新锐导演”“天才导演”的名头,又看袁安一副不准备回去继续发展的样子,连装都懒得装了。
李辉看向袁安,后者虽然看着精神,但头发不自然的发白,掩饰得再好,背也有些佝偻。
徒弟拿了他的本子往国内乱跑还满不在乎,几乎难以想象这是当年那位意气风发的袁安大导演。
李辉知道为什么袁安会这样对什么都满不在乎。
正是因为知道,所以更觉得愁。停顿许久,直到外面传来演员们看到发下去的片段惊呼的声音,李辉忍不住开口。
“那些华国人就真不管了?”
“我就是来选个剧场演员,不知道什么《平少》不《平少》的。”袁安摆手。
李辉“……”甚
他甚至都有点同情那些千里迢迢跑来的华国人了,她们怕是不知道无论她们表现如何,这回怕都是白跑一趟。
当然,李辉也不认为真的会有人表现好到能被袁安看上。袁大导演当年合作的都是什么人?就连拿到三金影后的,他怕是都不一定觉得满意。
不用说这些听到点风声,就跟豺狼一样围过来,恐怕功课都没怎么做的小姑娘了。
李辉顿了顿,今天这件事让他想起什么:“袁导,先不说《平少》......那个本子呢?”
“您真准备一直放在那了?”
袁安沉默。
李辉没有明说,但他知道“那个本子”指的是什么。
《南城》。
这是李辉跟袁安之前,袁安就已经写好的剧本。李辉求了好多次,才有幸看过一遍。
当时被震撼得一天一夜都没睡着觉。
那么好的本子,要是拍出来,在华国影史上一定能留下一笔。但不知为何,这么多年过去了,直到隐退,袁安一直都没有拍那个本子的打算。
李辉一直试图劝他。
而袁安的回答一如既往,他淡笑道:“不是跟你说过了?那个本子,我到死都不会拍的。”
*****
走廊上灯光昏暗。
坐在时倦旁边,棕发棕眼的姑娘自我介绍说叫简妮,拉丁裔血统。
剧本发得很慢,简妮大概是太过无聊,和时倦说上几句话以后,就开始滔滔不绝:“其实我已经是第四次来参加这个选拔了......之前几次,也不知道是我运气差还是怎么的,每次都是奇奇怪怪的片段,搞得我根本不知道怎么发挥。”
时倦抬眼:“那为什么还要来碰运气?”
“如果不碰运气就有戏演的话,我就不会来了。”简妮觉得时倦真不会说话,翻白眼,“我这种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