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的, 一顺就百顺。
接下来,公司的运转顺利很多了,生产订单一直没缺过, 两条生产线基本是满负荷在转, 为此工厂还又多招了两名工人进来。赶货的时候, 连管艳萍都在生产线上当员工, 哪里缺人哪里跑。简书枚偶尔来一次,看到这么忙, 都要留下来帮着干会儿活。
差不多三个月后,光是生产加工的订单, 就可以养得起所有的人工钱了。程秋华和张进波就有更多的精力去外面跑了。他俩几乎可以不用管理工厂,全部交给管艳萍了。
管艳萍成了公司的大总管,所有的事务一把抓, 累了个半死。但她干劲挺足,丝毫不嫌累。因为赚的多,自己就拿的多, 而且她也不自觉的就要和何文静,简书枚比比。
何文静已经拿到了会计证,而且现在也还会时不时的管理一下公司的财务。大家也说好了,以后公司的财务全部由她负责。简书枚在外面打工, 还能给公司拉回这么多订单, 也很了不起。
反观她自己,样样都不如这两人,所以管艳萍现在也是铆足了精神,一定要好好表现,让大家看到自己的能力。她不能当最差的,也不能拖大家的后腿啊。
在大家的齐心协作下, 公司运转的就越来越好了。
而程秋华和张进波也又拿到了几家工厂的维护单,同时还兼卖各种零配件,甚至后面都兼卖一些生产线上的辅耗材了。
相对于搞维修,搞生产来说。这种倒买倒卖的生意还更能赚,并且赚的更轻松。
张进波干脆大力扩张这两项,和程秋华两人一天到晚在外面跑业务。两人真的很辛苦,除了跑业务之外,晚上还得在厂里维修收购回来的机器,这也是个相当耗人体力,脑力和精力的活儿。
如此,公司就马上扭亏为盈了,是真的开始赚钱了。看到账户上的钱,一天一天的往上涨,每个人都高兴的不得了。
简书枚就提议:“把你们的工资调上去吧。”
大家现在都靠工资过日子的,有了钱就没必要省这点小钱了。除了公司这个大家要钱之外,每个人的小家也需要钱来维持的啊。
而且何文静快要生产了,程秋华也需要钱。张进波和管艳萍还住在工厂里,在这边可谓一无所有,一样也需要钱。
大家伙商量了一下,把程秋华,张进波和管艳萍的工资都提了起来,三个人平时的工作量都非常大,很辛苦,一月拿个五千元是只少不多的。
轮到何文静了,她说:“我这段时间也没什么精力管到公司的事情,就还是拿我的一千元吧。”
拿多了她不好意思。而且他们家的经济条件要比管艳萍和张进波好一些。他俩有房子住呢,还有一点积蓄,现在程秋华工资涨上来了,就不必动用积蓄了。
程秋华也很赞同她的话,“是的,她现在干不了什么事,拿一千元已经够可以了。”
公司运转正常,简书枚的心情也很好。而且因为知道她有些资源,有时候陈总和楚总,甚至A工厂的人也会和她聊一些事情,不知不觉间,她就又拉到了一些业务回来。
她现在已经能很自然的利用这些关系和资源了。
公司的业力是蹭蹭的往上升,赚钱能力一天强过一天。只是往往才赚到了钱,就又投入买旧机器中去了。张进波和程秋华现在弄到旧机器的数量越来越大。
管艳萍虽然累也挺开心,还和她说:“这样下去,我们一年就可以把本金赚个差不多了。”
其实她还算的太保守了。
没隔几天,张进波和程秋华就一口气买出去了一台锡膏印刷机,四台贴片机和一台回焊炉,给别人直接给建了一条新的生产线,而大赚了一笔。
这笔钱,算是他们公司有史以来的最大一笔进账。超过了前期赚的所有钱,纯利润超过了二百万元。有了这笔钱,就相当于给公司打了个坚实的基础,也让大家都看到胜利就在眼前。
张进波和程秋华,发出了成立公司以来的最舒心的一次大笑,还说:“这才叫赚钱啊。”
简书枚也说:“就是,一年只要做两、三单这样的生意,我们很快就可以发家致富了。”
“哎哟,你们想的太美了,还一年两、三单呢,一年一单我就满足了。”管艳萍笑着笑着,突然哭了起来。
说实话,这一年的时间里,她的精神压力最大。她即要打理工厂这一系列的事情,省着一毛钱也不敢花,时刻担心公司没收入,那么多钱要是亏了怎么办?同时,她还得抵抗住婆婆的催生。
何文静都快要生了,她还没动静,张进波的妈妈爸爸就时不时的要问一嘴了。而且一想到她和张进波在一起这么久了,婆婆就不自觉的担心她不能生,越是担心就越是催的厉害。
其实两人虽然认识了这么久,以前却是纯粹的好朋友关系。但在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