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简书枚三个人走了两个多小时, 才到达管艳萍家。
第二天,一大早上,三人就直奔县城, 去办理边防证, 顺便去办理他们的户籍。当初他们的户籍档案等是直接返回原籍了的。
91年他们毕业时, 正值打破铁饭碗, 国家不实行分配工作了。其实也不叫完全不分配工作,就是家里有点关系的,可以托人把自己家的孩子弄进某单位。
只要有单位接受人,人事局就发派遣证, 和劳动局一起, 把这个毕业生的劳动关系和人事档案等搞好。各种正式待遇编制都有。
大家也不管你什么专业, 各显神通,能塞进哪个单位就进哪个单位。比如简书枚就有同学当了警察, 当了老师, 进了税务局, 工商局, 水利局等单位。可谓各行各业都有,还与他们所学的专业完全不达边。
可以说,十年后,她的同学们,只要留在老家县市的, 全部在好单位的。而其他的同学, 基本上南下打工去了。
而对于简书枚他们这些没有门路的农村孩子,等不及的自己早就出来打工了,愿意继续等着的人,在大半年后都被一古脑分配回原籍所在县, 市的一些工厂了。而且这些工厂都是面临倒闭的工厂,这些毕业生们,在这里耗费一段时间后,基本上都是要自谋出路的。
而这两天,张进波和管艳萍也在找人托关系,办理这些事情。就找了他们的同学。毕竟有同学在公安局工作嘛。在这种小县城里,有熟人好办事啊。
边防证和户籍是这一趟回家,三人的首要任务。边防证要去公安局办。而户口,简书枚知道很难,但也得试试嘛。毕竟他们现在找不到可以接受他们的单位落户。
巧的是,他们在办边防证时,还遇上了熟人,一位老师也来给家里亲戚办,正好认识办事的人,外加他们的同学也在,办事的人,都没多问,就很顺利的就给他们三人也办了。
老师还很热情的和他们说话,也问了一些他们,外面的事情。外面发达,挣钱的机会多,很多人都很向往的,。
一时间,全部办事的人都过来听。别人对他们三人还很佩服的。
也有人问些经验,自己想出去,怎么找工作,哪些工作更好一些等等。
问的人越来越多,都快把办事处,搞成了出门打工的咨询处。
他们三个人都很热情的,给大家解答。
在这里,他们也认识到了一个办理户口的工作人员,还相谈甚欢,简书枚脑子灵机一动,就顺口问:“我们的档案当初都是直接回到原籍了,现在我们还是商品粮户口,显然也不好回农村去。不知道能不能给我们在城里落户呢?”
她这一问,张进波和管艳萍也很关心。两人这两天也是为户口而找人呢。但这个事,比较难办。光靠同学那点关系还办不成。同学自己都才上三年班,没这么大的能耐。
他们当初离开了农村,现在也没有人愿意回农村,而且目前大家都觉得城里户口比农村户口高贵了那么一丢丢。
办事人给他们指了一条明路,“这个事情说简单也简单,你们只要找关系把户口随便落到哪个单位就成。等以后你们在城里安了家,又或者有了正式的工作单位,就可以把户口迁过去了。”
而他所说的单位,就是那种刚成立的新公司,比如轻工业局刚招商引资进来的一家电子公司。这家私营公司现在正是要人的时候,可以把他们几人的档案关系都搞进去。但人又不在那边上班。
这样做的人多了去。反正现在这方面的管理还很乱。而且他们仅仅只是户口空挂着那边而已。对那个公司没任何影响。
如果是国营企业,就不可能这么搞了。钻的就是私营企业的这个空子。
原来,因为这两年出去打工的各中专技校毕业生多了,各人的档案都一古脑回了原籍,没地方安放,找人托关系的多了,就打通了这条道路。
别看现在都不正式分配工作了,但有关系的人家,孩子读了中专技校依旧能搞到好单位去上班。所以不少人家趁着自己还有关系,孩子成绩也不好,又不愿意读书的,就直接让孩子上中专和技校呢。
而这个时候的中专技校,也还很好招生。反正读下来,总有个毕业证,并且有点技能,比文盲强多了。就算在本地找不到好单位的,也能出去打工嘛。特别是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读三年高中,要是考不上大学,那就真的很麻烦了,所以选择读中专技校的人还有不少。
三人大喜,连忙去托人办理,花了些精力和礼物,三天之后,三人都弄了个新的户籍。拿到新鲜出炉的户口本。这个时候的户口本还是红色封面的。
三人就是户主。户口本上只有他们自己。
这样,简书枚就算真正的脱离了简家。她甚至都没想到,她这一举动,给自己后面减少了多少的麻烦。同时,张进波和管艳萍也因为这件事受益不少。
落户是很重要,等再过一些年,城里读书买房什么的都要看户口的。到那时候户口的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