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想象,现在事情发生了,却让人觉得理应如此。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倒称得上一句“偏心”,”皇后淡然自若的点头,仿佛丝毫不觉太皇太后这般做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
偏心而已,太皇太后的偏心和其他人的偏心只能算是小巫见大巫,皇后见过离谱的和更离谱的,这种程度的偏心,还不能掀起她内心的波澜。
“娘娘说的在理,”玉屏跟着点头。
“皇上和贵妃心里有数,”皇后添了句话,让玉屏自己心里琢磨去了。
可不是有数,曹布徳的小日子过得优哉游哉,一会让恩和去剪几枝花来,一会让彩琼把库房的册子整理好,挑出一批东西,年节的时候她好赏赐人。
说起赏东西,前些日子宫里添了件喜事,曹布徳往外撒了大把的东西。
这回的喜事不同以往,康熙即将迎来他的第一个孙辈。
是的,在宜妃肚子里揣着一个的时候,大福晋也遇喜了。
最高兴的人莫过于荣妃,得知了消息,这段时间她也没空拘着二格格,全部心神一股脑的都冲着大福晋使去了。
今天送补汤,明天就是自己亲自带了经验老道的嬷嬷去看大福晋,这些也就算了,大福晋权当是婆母关心她,偏偏荣妃给她送不说,还给大阿哥也送了几个姿容甚好的宫女。
要不是大福晋早知荣妃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回说不得会被气的动胎气。
延禧宫和西五所的事,大多人都当个热闹看,曹布徳不看热闹,也关心大阿哥的孩子,当时迂回的给荣妃找了点事,荣妃有事情做了,大福晋才能歇口气,每当这种时候,大福晋就格外的想开府。
住在宫里和住在宫外的差别大了去了,去了外头,她立马可以自己当家做主,也不用日日面对荣妃,只要定时进宫给荣妃请安就行。
她日夜盼着这事,还专门为这事问了大阿哥,得知今明两年是别想了,太子和三阿哥都还没有娶福晋,太皇太后也一直病着,她们想要开府,起码挡在他们面前的这些事都得解决了。
大福晋一听,简直是让人没有盼头,太子和三阿哥的婚事好说,都定了时间,麻烦在慈宁宫那头,人老了一病,谁也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情况。
她烦恼着烦恼着,转眼间翻了年,她又烦恼太子大婚该送些什么,列出来的礼单一天一个样。
而慈宁宫那边,也许是亲手养大的曾孙要大婚了,也许是又将迎来皇室新的一代,今年太皇太后的身子眼见着一天好过一天,正好应了那句“人逢喜事精神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