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闻鼓”一响,意味着有人要申冤,好在这个朝代没规定击鼓的人先挨几十大板。
江挽云为何选择这个时间来击鼓,并不是她傻了往枪口上撞,而是因为他们一直在城外等着,等朝廷钦差的到来。
杨怀明以为凭借自家的人脉和权势可以在平山县一手遮天,把陆予风赶走了就可以霸占他的功劳,待钦差来了也看不出什么来。
但江挽云偏不让他如愿,她又让人抄写了更多的纸,现在几乎城里的人到处都在流传这个故事,就连旁边镇上知道的人都不少。
平山县的县令和县令儿子被省城来的刘大人赶到了镇上去办差,这样待钦差来了先看到的肯定是他姓刘的的功劳与苦劳,自然地县衙里坐镇的也是刘大人。
这会儿百姓们刚吃了粥正好无事可做,刘大人正准备上床睡午觉,被人叫醒来升堂自然脸色很差。
“堂下何人?”
一个中年妇人跪在地上,她衣着破旧,头发散乱,脸颊和耳朵上都生着冻疮,双眼呆滞,磕了个头道:“大人,民妇谢张氏,是天洪村来的,家里的房子塌了,唯一的儿子……儿子也……”
说着她悲从中来,抽噎得说不出话。
江挽云道:“民妇陆江氏,是她的讼师。”
这个朝代对讼师放得宽松,对簿公堂的时候,讼师也可以上公堂。
刘大人眼睛一瞪,“你一个女人当什么讼师?”
衙门外围观的人也议论纷纷着。
江挽云道:“当朝律令也没规定女子不可以当讼师。”
这时刘大人身边的师爷认出仔细打量江挽云,惊出一身冷汗,附在刘大人旁边低声说了什么,刘大人也惊在当场,这女人是陆举人的媳妇?
难道陆举人回来了?且还敢上公堂来,莫非自己和杨大人之间的事暴露了?
他一瞬间心差点跳出来,但此时此刻也容不得他多想,堂下多少双眼睛看着的。
只能故作冷静,任由自己大冷天地出了一身冷汗,沉声道:“把状纸递上来。”
他大概看了看状纸,越看越心惊,越看冷汗越多,最后他抬手狠狠拍了一下惊堂木,“大胆!你可知民告官先要挨三十大板!”
“啊?民告官?”
“告哪个官啊?”
外面的百姓议论纷纷起来。
谢张氏哭着抬起头,生着冻疮的脸上露出一个吓人的笑容,“大人,你觉得民妇这种全家死绝只剩我一个孤零零活着的人还会怕什么吗?”
刘大人手捏着状纸微微发抖,不可能!一个农妇,怎么可能知道那么多?
是她!是陆举人的媳妇!
不行,这公堂不能再升下去了,到时候他只会骑虎难下!
他暗中对师爷比了个手势,师爷立马会意,道:“哎呀!大人,有件要事您忘了啊!有个镇子今天早上刚遭了难,正需要您去调度人手赈灾呢!”
刘大人豁然站起身,“你怎么不早提醒本官啊!这人命关天的大事!快!走走走!”
师爷配合道:“诸位,今天有要紧事,灾事当前,大人要急着去处理,案子改日再省!”
“诶这怎么回事啊?”
“怎么审一半跑了啊!”
外面的百姓哪儿想到是这种情况,这刘大人莫不是昏了头了?
江挽云看刘大人行色匆匆地跑了,冷笑一声转过身来对着众多百姓道:“诸位父老乡亲!既然刘大人走了,那就麻烦你们帮我们审判下这案子,看看该如何判!”
她从袖子里又摸出几张状纸来,顺手发给前排的几个百姓,他们拿到后又不认字,像拿着一个烫手山芋一样立马交给会认字的。
“这位嫂子是天洪村的人,一家几口到城中来逃难,她的丈夫早亡,婆婆在半路上病故,好不容易带着幼子到了县城,并抢到了一件官府发的棉衣给孩子包上,但就因为她太困太累了打了个盹儿,醒来孩子就……全身僵硬了……”
随着江挽云清晰的声音传进在场的人的耳朵,一些妇人忍不住捂嘴小声叫出声。
谢张氏也开始嚎啕大哭起来,“我苦命的儿啊!都是为娘害了你啊!娘一定为你讨回公道啊!”
江挽云继续道:“而造成孩子被冻死的真正原因便是这领来的棉衣!嫂子以为是普通棉衣,给孩子包上定能保暖,便没有再将孩子一直抱着,谁知这棉衣里塞的竟不是棉花,而是芦花!”
她把随身带来的物证打开,当着众人的面展开衣服道:“请看,这衣服是不是很眼熟?”
众人都打量起来,有人道:“这棉衣我领过啊!”
“我也领过!是一个姓陆的举人发的,这事儿城里都传遍了,难道今天就是来状告陆举人的吗?”
“陆举人不是跑了吗?”
江挽云道:“不!这不是陆举人发的衣服,嫂子,你当着大家伙的面说说这是谁发的衣服?”
谢张氏咬牙,眼里迸发出仇恨的光芒,“是知府的儿子发的!当时他刚到县城我就去领了,我是第一批领到衣服的!但是后来这衣服不知怎的又成了陆举人发的了!”
“啊?知府的公子?”
“不可能啊!你不要胡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