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见闻
苏冬青是抱着打探和研究的目的,所以在铺子里站了挺半天,伙计送走了两拨客人,见她还在这,阴阳怪气的开口问她想要买什么。
苏冬青摇摇头,说只是看看,那人嗤笑一声就走了。
文玉宏脸色涨红,又气愤又郁闷,但又无可奈何,狠狠的瞪了那伙计两眼,自顾自出了布庄,去门外面等着了。
苏冬青笑了笑,到底是小孩心性,一样米养百种人,要是处处较真,别人没怎么样,先把自己身体气坏了,那多不值当。
也看差不多了,苏冬青拉着兰儿的手往外走,刚才那伙计对旁边的人道:“看着没,就那一脸穷酸样,一辈子都买不起咱们铺子里的东西,遇到这样的不用招呼,浪费时间!”
苏冬青听的真切,脚下的步子却是连顿都没
顿一下,领着几个孩子去买了一个宽口厚底的瓦罐和一套碗筷,昨天那个烧裂纹了,怕是用不了几次,还是买一个新的备用。
此时太阳已经升起来,早上的凉爽一点点被蒸发掉,滚滚烈日已经有了夏天酷热时候的气势。街道两边卖早点的少了许多,多了几个卖饮品和汤水的摊子。绿豆汤和杨梅汤都是两文钱一大碗,大概在井里镇好刚拿出来,带着凉意,一口喝下去,身上顿时就舒坦许多。
只可惜日头大,一罐子汤卖了不到一半温度就上来了,喝起来不如凉茶解渴,毕竟凉茶一碗才一文钱。这个时候商贩就会把剩下的半罐子拎回去继续放在井里,这样做又费事又耽误时间,但也没有办法,为了多挣几个,可不是不能怕麻烦。
“姑娘,大热天的,要不来两碗杨梅汤解解渴?”注意到苏冬青往这边多看了几眼,刚盛好一碗杨梅汤,那妇人笑眯眯的招呼道,“看看,
这几个孩子嘴巴都干了…给你算便宜点,三碗四文钱。”
还没等苏冬青说话,文玉湘和文玉宏几个人连连摆手,道:“六婶,我们不渴,早上喝那么多水,到现在肚子里还咕噜咕噜呢。”
苏冬青从来不想苛待孩子,可眼下手里没几个钱,说实在的,买这一碗喝的,还不如买馒头来的实在,所以笑笑谢绝了她的好意,也没有立即离开,问道:“这杨梅汤要是加冰能卖多少钱一碗?”
那商贩夫妇愣了一下,不知道她问这个是做什么,不过还是如实道:“冰镇的一碗多加两文。”
苏冬青有些失望,这个时候还没有冰箱,夏天吃冰全靠冬天藏的冰,还以为冰在这个时候奇货可居,没想到价格并不怎么高。不过想想也是,普通人家消费能力有限,能奢侈的富贵人家大概鲜少吃这种小摊,可不就是卖不上什么价格。
想到这里,苏冬青便指着他们摊位后面的木桶,道:“这样一桶冰,井水的,绝对干净,五百文,你们收不收?”
这个小摊子是小本生意,真要拿出五百文买冰,他们还是犹豫的,怕有个闪失,不但挣不了钱还要倒赔。所以夫妇俩商量了一下,把苏冬青引到街角的一个酒楼。
那商贩认识这酒楼的账房,问他们这里要不要冰,酒楼每天客人多,到这里吃饭又是银钱不愁的,稀缺的东西能卖的上好价格。
那商贩心思也是灵巧,只说苏冬青想要卖冰,并没有提刚才五百文的事,一番讨价还价,一桶冰六百文就这么定了下来。
硝石只有那些,能制的冰有数的,提炼药材才是主要的,制冰是附带的,能卖多少是多少,苏冬青没向那账房保证能送来几桶。那商贩为酒楼寻了好东西,账房自然不会亏待他,苏冬青也承他的情,买了几碗酸梅汤,看着几个小的喝的
涓滴不剩,一脸餍足的模样,苏冬青按个摸了摸脑袋。
这才刚开始,以后的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跟早上来的时候忐忑心情不同,回去的时候四个小的都很高兴,脸上再也没有分家时候的绝望。家里的那些脏“石头”都能卖钱,他们好好伺候那几亩地,日子总归都是有盼头的。
往回走,经过一个小树林,苏冬青从地上开始捡干树枝,文玉湘不解的道:“六婶,柴禾咱们后山就有,还离的近,没必要在这么远的地方捡,背回去怪沉的。”
苏冬青并没有停,一边捡一边道:“这是松树枝,村里后山没有,这东西烧起来有香味,咱们那屋子用这个熏熏,臭味早点驱散了,咱们好住进去。”
原来是这样,不用苏冬青多说,文玉湘姐弟四个也开始捡。兰儿也不甘落后,大的她拿不动就挑那些细小的枯枝,没一会儿两只手就满了。
苏冬青怕她再把手给扎了,用帕子把她手心缠起来, 这样既能防止手受伤,还能让她少拿点。
还头一次见到从县城回去背柴禾的,一路上苏冬青她们五个人再次受到了众人目光的洗礼,这次兰儿没胆怯,这些人都没有六婶聪明,才不管她们。
顶着大太阳走可没有早上那么轻松,又热又累,苏冬青有些头晕眼花。见她脚步有些不稳, 文玉湘立刻把柴禾接过去,苏冬青知道自己要是逞强就得拖后腿,只能让她帮着分担一点。
快到村头的时候,村里的驴车正好从后面赶上来,一般这个专门拉脚的驴车早上去晚上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