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工部招工(2更)
在贺娟心里,像蒋宏宣那样的人,是高不可攀的,不是她一个农村妇女可以配得上的。
纵使她的确对蒋宏宣有好感,也只是在不经意间冒出这个念头,然后自己都被自己吓到了。
她配不上蒋宏宣…配不上…
“妈,你都没去试一试,怎么就认定蒋老师看不上你?人的幸福要靠自己来追求,要不然真错过了,你会后悔一辈子的。”
贺娟低着头,沉默半晌,最后还是摇了摇头。
“不行,我做不到。”
对于贺娟的反应,苏云叶并不感到意外。
毕竟现在是民风极为保守的年代,贺娟又从小在农村,骨子里的老思想不是一时半会儿能改变的。
不过不着急,慢慢来,看蒋宏宣今天的表现,他对贺娟即便没有好感,但也绝不反感。
只要不反感,这两人就有戏。
“咱先不提蒋老师了,单说马连军。妈,您要是对他没意思,以后可不能再让人家到家里来吃饭,还收人家的东西。”
提起这个,贺娟就后悔。
她压根没想到马连军真会送大米白面过来,当时一客气,就把人给留下吃饭了。
事后她也觉得做得不大对。
“我明白的,不会再有下次了。这回的大米白面钱,下个月给房租时,我也会一块还给他。咱们不能平白无故欠人家的人情。”
“嗯,这想法不错。”
苏云叶赞道。
隔了没几天,马连军果然不死心地又来过两趟,送一些他从外地带回来的特产什么的,结果全被贺娟坚决拒绝了。
连续碰了两次灰,马连军也明白了贺娟的意思,之后就再没出现过。
第一批辣椒酱运去怡园饭店两个星期后,常楷风
给苏云叶发了一封加急电报,让她赶快再运两百瓶辣椒酱过去,说手里现有的辣椒酱马上就要卖光了。
没想到怡园饭店那边的销路竟然这么快就打开了,看来常楷风的确有些本事。
只要最初销路打开,后续的销售就不用愁。
苏云叶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加工部其他三人,大家精神全都为之一振,干活更是劲头十足。
就在苏云叶为怡园饭店这边的消息高兴时,公社食堂的张安庆,辗转托人给她捎来了一个口信。
眼看天气又要转暖,公社食堂准备开始卖凉皮了。
去年凉皮大受欢迎,今年还没开始卖,就有不少公社的同志过来问,啥时有凉皮吃,因此张安庆预备预定一批油辣椒。
卢红丽和罗昌两口子的面条摊,开春以来生意也不错,热辣面依然卖的最好,他们也一直在苏云叶这里大量购买辣椒酱。
这么一来,生产压力一下子就大了起来。
苏云叶考虑,该给加工部增加新的人手了。
同贺娟商量过后,她在加工部外面张贴了招工告示,写清了用人条件,打算给加工部招三个人。
聘用告示一张贴出去,就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在县城里,私人张贴招工告示,对老百姓来说实在是一件新鲜事。
大家平时只看见过工厂门口贴这种告示,还是头一次见个人贴告示出来,大家都好奇得不得了,一时间加工部门口挤满了老百姓,都争着来看热闹。
几天下来,看热闹的人多,可真正应聘的人少。
这个年代,大家对个体经营还没有概念,总觉得私人的加工部里干活不靠谱,没前途不说,说不定最后连工资都拿不到。
还是进大工厂当工人更稳当。
苏云叶没在招工告示上直接注明工资标准,而是写着面议。
一看到工资面议,围观人群开始议论个不停。
“私人开的小加工部,工资肯定高不到哪儿去。
”
“到这种地方来上班,跟闹着玩没啥区别。反正我家孩子,就算在家待着,我也不会让他来这种地方的。”
“说得是呀。年轻人还是进大工厂才能有前途。”
听到这些议论,加工部其他三人忧心忡忡,但苏云叶仍是该干什么干什么,丝毫没放在心上,反而安慰她们,嘴长在别人身上,要说就让他们说去。
几天过去,苏云叶打算招三个人,满打满算才两个人来应聘。
其中一个是个年轻姑娘,叫林小音,二十一岁,和贾巧菲一样,是下乡知青,最近才办妥手续返回县城。
家里想找门路给她弄进纺织厂当纺织工,奈何正赶上知青返城的高峰,大家争破了头都想进工厂,一时间工厂的招工名额炙手可热,林小音家里就是普通人家,拿不出太多钱来打点,又没有太硬的门路,她
工作的事就被耽搁下来了。
林小音一家六口挤在她父亲单位分的二十平小房子里。
除了她,她爸妈外,还有哥嫂,以及小外甥。
天天在家里吃白饭,林父林母没说啥,但哥哥和嫂子就有意见了。
尤其嫂子,每天一到做饭的时候,就在厨房里摔锅摔碗,叨咕家里没粮食了什么的,话里话外都在挤兑林小音。
被气的够呛,林小音跑到街上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