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技术是她提出来的(4更)
哪怕分数不够上燕市大学,但只要够分数线,就不用担心贺志杰考不上大学。
到时候,看谁还敢在背后说闲话。
实力,就是粉碎一切谣言最好的武器!
几个人正说着话的功夫,何芳草从大棚外面进来,看见苏云叶就热情地上来拉着她的手,嘘寒问暖了好一阵。
过了半天,她才说出这一趟过来的重点。
“刚才文生上家里来,说晚上过去吃饭。我寻思着早点过去,给大嫂帮忙,顺便从家里拿两个我炒的菜过去。”
说着,她抬手展示了下手里的两个铝饭盒。
“反正大棚这边也差不多忙完了,今天元旦,咱们都早点歇着,一块儿回去吧。”
贺志伟又拿毛巾擦了把脸上的汗。
大棚里的确是够暖和,也难怪辣椒在大冬天里能长
势那样好。
“好,那咱们就一块儿回去!”
何芳草高兴地说,同时挽住苏云叶的胳膊,两人带头走在前面。
当天晚上,贺家一大家子人坐在一块儿,热热闹闹地吃了一顿饺子。
郭凤珍的手艺没得说,不管是饺子馅,还是饺子皮,全都是超一流的水准。
今年不同往年。
往年家里穷得揭不开锅,贺明两口子只敢买一小块肉,全家围着一小盆猪肉炖粉条打打牙祭。
今年不同了,家里有了钱,也敢去供销社直接称上好几斤的肉,一下子煮出两大锅的饺子来,够所有人吃个饱。
郭凤珍心情好,包出来的饺子更是超水平发挥,比以往的都好吃。
苏云叶前世活了近三十年,在外吃过形形色色的饺子,基本都出自高级厨师之手。
那些饺子都价格不菲,用餐环境更是一流。
然而她却觉得,无论哪里的饺子,都没有今天这一顿让她发自肺腑的觉得美味。
那是一种…家的味道…
一大桌子的大人、孩子,全都沉浸在欢声笑语之中。
个个脸上都洋溢着掩不住的笑容,展望着新的一年,对生活充满了期冀。
1978年的伊始,也的确意味着一个美好光辉时代的来临。
苏云叶端起手边的杯子,举向大家。
“祝我们明年的生活蒸蒸向上,一天更比一天好!”
“一天更比一天好!”
“一天更比一天好!”
大家全都举起了杯子,一同干杯,带着无比喜悦的心情喝下杯中的酒。
几个孩子的杯子里是汽水,这是贺志伟拿来的。
甜滋滋的味道,引得几个孩子不由都跟着大人们一块儿干杯。
苏云叶脸上的笑容一直都没有落下。
她突然觉得,重生到七十年代末,体验不一样的人生,似乎也挺好。
第二天,苏云叶约好贺志伟,两人一大早就出发去镇上。
农技站也在镇上,但两人先绕道去了供销社。
镇上的供销社不如县城里物资丰富,能买了送人的东西不多。
苏云叶大致看了几眼,买了几个肉罐头,又买了十斤饼干。
看见货架上有邻省产的白酒,她又让营业员拿了两瓶。
听贺志伟说吴站长就好这一口,可惜工资太有限,上交给媳妇之后的零花钱,只够他偶尔喝上一小盅解解馋。
买两瓶在当地不错的白酒,也算是投其所好了。
从供销社出来,贺志伟推上了从贺家借来的手推车。这辆车还是贺娟和苏云叶当初在镇上赶集卖凉皮时,用的那辆。
她们进城后,就把这辆车留给了贺明和郭凤珍两口子,让他们平时推着运东西方便些。
今天要拿的东西太多,大米和土豆什么的又重,靠人力拎是肯定不行了,这辆手推车刚好派上用场。
两人推着车进了农技站的院门。
因为元旦刚过,节日的喜庆气氛还没过,农技站连看门大爷都没在,两人很轻松就进去了。
苏云叶拎着白酒,又拿了两个肉罐头,贺志伟扛了一袋大米,拎着一袋土豆,两人先去了吴站长的办公室。
过了农忙时节,农技站正是最闲的时候。
吴站长正在看系统内发来的最新农业技术专刊,便听到了敲门声。
随后原本开了一道缝的房门,被人推开,只见贺志伟扛着一袋东西,手里还拎着个口袋走了进来。
“过节好呀,吴站长。”
一见面,贺志伟就乐呵呵地打招呼。
“你这是…”
吴站长看到贺志伟手里两个口袋,有点发懵。
“这几个月多亏了您,带着农技站的同志,不怕辛苦,一趟趟往我们村跑,帮着解决大棚种植遇到的各种问题。咱实心诚意的感谢你们,这不新年了吗,就拿来些自家的大米和土豆,给您和站里同志送过来。”
“这不行,这不行。”吴站长听完贺志伟的话,猛地摇头,“帮助农民兄弟解决农业技术上的问题,本来就是我们的本职工作,哪能收你们的东西。这些你拿回去,你们一年到头收这些东西也不容易…”
“吴站长,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