辒辌车缓慢而快速地行驶在路面上,激起尘土阵阵。
《王度记》里有记载,天子驾六,诸侯驾五,卿驾四,大夫三,士二,庶一。
这并不是说天子必须六驾,天子是可以选择的,上限是六驾。
其他人则不能僭越。
现在周天子不再,周朝这套礼仪还是被延续了下来。
不过赵荷华和始皇帝老爹乘坐的辒辌车却不是天子六驾的仪式,而是四驾,据02说,六驾出行虽然很有气势,却不如四驾更加轻便。
赵荷华觉得这是老爹在特意将就自己。
02却死活也不想承认。
赵荷华在02不满的尖叫声中,站在始皇帝老爹的腿上,趴着窗户看向外面。
这一支前往雍城的队伍很长。
最前面是手持利刃,骑着高头大马负责开路护驾的护卫军,紧随其后的立车,立车上并未设有车厢,人只能站着。
即便如此,车上的人也是十分威风凛凛。
他们皆是站在伞盖之下,眼观八路,耳听四方,若是有风吹草动,车里泛着冷金色光芒的青铜弩机、箭头和盾牌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她所乘坐的辒辌车被护在中间。
左右两边稍微落后半步的是副车,副车都是四驾,里面坐着两位太后。
再往后看就是吕不韦等臣子乘坐的车,从四驾到三驾,再到二驾,秩序井然,甚至还有仪仗乐队。
庄严的乐曲,紧凑的鼓点声随着队伍的前进,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这支队伍完全看不到尽头。
无论是咸阳城的黔首,亦或者是田野里劳作的男女老少,在秦王车队经过时都默契的兴奋地迎上前,高声欢呼。
……
倒也不全然是出于对君主的崇拜和仰慕。
赵荷华看出来了,大部分人就是凑个热闹,给平平无奇的生活里增添几分乐趣。
就和后世人去看庙会的心态差不多。
02倒是觉得奇怪,它以为的两千年前的老百姓都是面朝黄土,神色麻木的群体。
赵荷华觉得系统真是个矛盾体。
它既认为这个时候的能工巧匠做出来的工艺品,后人无法复刻,又认为现在的人麻木平庸,不如后世人有灵气。
她道:“其实只要是人,无论是千年前,还是千年后都是一样的。”
“无非是生活方式和使用的工具不同而已。”
“正是有了他们的不断探索和创造发明,才有了我们后世人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
02只是一个系统,确实不太明白人类的所思所想,闻言默不作声,疯狂敲打数据,记录这个发现。
赵荷华又说道:“想要百姓发自真心的拥护君主,那就要给予他们想要的利益。”
“他们要的其实很简单,无非是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
华夏的百姓确实是最温顺的,如果不是实在逼迫的他们连活着都是奢求,他们其实并不会造反。
安抚六国遗民的办法同上。
治国如治水,堵不如疏,疏不如引。
至于那些最能搅事的贵族无非是想追求更大的利益,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对待他们,能用利益引诱的就引诱,不能的就全部杀了,以绝后患。
秦王政听到这里,微微颔首。
*
银月皎洁,繁星点点。
从咸阳城出发再到雍城一共一百五十多公里,即便是快马加鞭也得要上四个时辰左右。
赵荷华天不亮的时候就被抱上了马车,到雍城的时候天已经彻底黑了。
虽然车厢里有软卧。
但是坐车坐了这么久,她还是麻了。
她想不明白,为什么老爹加冠亲政的地方一定要选在距离很远的雍城,在咸阳城不好吗?
02解释道:“这个就说来话长了。”
赵荷华:“那就长话短说。”
02:“总的来说是因为雍城是秦国的宗庙……”
秦国这一支赢姓族人和赵国王室的赢姓本来是一支,都是赢姓赵氏。
前者是秦非子为周孝王养马有功,受封为周的附属国,到秦襄公时期则又因为护送平王东迁,被周王室正式册封为诸侯国。
02:“烽火戏诸侯知道不,平王就是那个周幽王的儿子。”
赵荷华:“然后呢。”
02:“虽然周王室确实是给秦人分封了土地,但是这里有个误区,这片土地其实并不在周天子的管控范围内,而是被西戎人给攻占了。”
“是历代秦人不断血战拼搏,才夺回了这个周王室‘封’给自己的地方,并将其不断扩张,成了实至名归的诸侯国。”
赵荷华陷入沉思,这就是王道吗。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周王室分封了土地,不过得靠诸侯自己去打,打的赢就实至名归,打不赢以后再封给下一个幸运儿。
至于打不赢的结果,无非是全族覆没。
老祖宗们还真是辛苦呢。
难怪这句经典的看似霸气的话后面还有一句,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
大夫分配劳役不公,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