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祁钰看向朱佑榶。
朱佑榶已经有三个儿子了,皇位传承肯定没问题的。
“孙儿会写进祖训里。”朱佑榶虚心记住。
“只要天子圣明,掌握军政经三权,皇位就丢不了的。”
朱祁钰笑道:“看完了皇家的家底儿,你们有什么要说的?”
“爷爷,孙儿会注重投资的,合理分配、优化资产。”朱佑榶可不像他爹是个守财奴。
朱见淇瞥了他一眼,总觉得这小子不靠谱。
朱祁钰点点头。
锁上账本室,走出密室。
重新锁上后,朱祁钰坐在御座上:“这是朕给后世儿孙攒的家底儿,你们要审之慎之。”
“儿臣明白。”
传到太子手中,皇帝不担心。
倒是太孙,这家伙可是个不安分的。
“可知朕为何要扶持如此多的藩国吗?”朱祁钰问。
因为您心疼其他儿子呗。
“不希望皇家手足相残,是其中道理。”
“但更多的是,大明做霸主国,居中调停世界战争,而非事事出面,什么事都要大明亲自下场。”
“说明白点,就是挑拨魏国和商国的矛盾,让他们两国去战争。”
“中亚战果分配不均,就让中亚诸多藩国都不满,魏国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朕虽没站在公平这边,朕的儿子们只会骂朕老糊涂,可只要朕一死,他们就会像疯狗一样撕咬魏国。”
“而大明,就能以霸主身份调停,想什么时候调停、如何调停,主动权就掌握在你们手里。”
“人的野心是永远无法遏制的,战争是必然结果,朕也挡不住。”
“大明,要充当世界棋手,怎样操控世界,保证大明的霸主地位,才是大明皇帝最该做的一件事。”
朱祁钰叹息。
其实,他最开始的权力构架,是希望各国和平相处的。
都是明人,都是一家人。
可亲兄弟还能打翻天呢,何况陌生人?
即便明人替代了世界人,矛盾照样不少,战争还未爆发,有老皇帝健在的原因,也有没有准备好的原因。
朱祁钰也看得开。
既然要打,就要掌握在大明框架里面打。
他要建立,以大明为首的世界体系,整个世界都要按照大明的意志运转,构成一超称霸的世界格局。
近几年,他一直在培养战略全局型人才,比如王守仁。
甚至,他还会在太学中挑出一批精华人才,单独带出来特训,遴选出特殊优秀人才,吸引进入战略局。
战略局,隶属于军机处,负责架构世界局势。
阁部重臣,都在战略局里挂职,从太学中遴选的人才,负责提建议、查缺补漏,其实是秘书。
只有极为优秀的人才,才会被秘密吸入战略局当中,转正成为秘书。
战略局成立八年了,至今没有一名学员转正。
没有被转正的学员,则在领取一些奖励后,返回学校继续学习。
他们都签署了秘密协议,是不能透露在战略局中的机密的。
大明缺少战略家。
尤其那种对世界全局把控的顶级战略大师。
景泰前期,皇帝比较倚重于谦,但于谦的战略仅限于大明,中期则由年富、耿九畴等人共同拟定,效果不佳。
现在的战略大师,反而是皇帝自己,效果也那么回事。
本朝实在太稀缺战略大师了。
王守仁本就具有各方面的顶级天赋,再加上皇帝的全力培养,已经初具战略局的风采。
想建立大明体系,就需要有很多战略家。
老皇帝绝对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帝王。
截止到景泰六十三年,大明共有2446家大学,489家太学。
于景泰六十一年,皇帝改讲武堂为军事学院,共开九所军事学院,大明军事学院、北京军事学院、南京军事学院、杭州军事学院、武汉军事学院、广州军事学院、成都军事学院、敦煌军事学院、汴京军事学院。
又开三家外交学院,分别是大明外交学院,重庆外交学院和上海外交学院。
于景泰六十二年,中枢决定,实行外派鸿胪寺制度,全世界各藩国,设大明鸿胪寺分寺,进行外交驻派。
这些年,朝廷虽然在培养外交人才,但进士对外交不感兴趣,即便景泰朝的进士是新式进士,但他们都不愿意从事外交官工作。
所以,中枢只能设学院,从学院毕业的学生,可以越过科举,直接入朝为官。
这就注定了学院招生是极为严格的,严进严出,毕业率也低的可怕。
学院是统一五年制。
毕业率仅有20%,也就是说五个同学中,只有一个能顺利毕业,进入学院,要经过高考和太考两次考试。
录取分高的吓人,能考进学院的,也绝对是天才中的天才。
像军事学院,分为武举科举上来的人才,军队中优秀军官提拔上来的人才,也有通过考试考进来的人。
外交学院,则是完全考试考进来的。
十二年义务教育,已经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