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没多久,周家三个舅娘又来了,她们倒是没带孩子,但是带的东西也不少。
下午这边两个院子都热闹得很,年轻人一起说话,年长的又在另一边说话,孩子们在院子里你追我赶,快乐到疯。
晚上杨继西他们家都住不下,孙父和孙大哥带着孩子们去杨大奶奶家住的,这边客房三个人睡一张床,这才勉强睡下。
第二天一大早,杨继西等人就起来了,先把早饭做来吃了,接着开始洗菜,切肉啥的,因为灶房有足够的人帮忙,所以杨继西就被安排待客。
杨文清母子是来得最高的。
见杨母和孙桂芳说话去了后,杨文清凑到杨继西面前问道,“我小侄女呢?”
“在睡觉呢,你看,”杨继西把旁边小木床的蚊帐拉开,让他看里面睡得香喷喷的孩子。
“真乖,”杨文清记得嫣嫣刚出生的时候,还没有现在这么好看呢,想着,他便掏出一个红封放在嫣嫣旁边,“这是叔叔给你的小红封,祝我们嫣嫣天天开心,平平安安。”
“那就谢谢叔叔了,”杨继西替嫣嫣道谢。
杨文清露出一个大大的笑,又盯着这小床看了看,“这是你自己做的?”
“是我妹夫做好送过来的,”杨继西道,“还不错吧?”
“不错不错,”杨文清点头,“有心了。”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头,“我就有些.....”
“说什么呢,”杨继西没等他说完就给了他肩膀一下,“别说我不喜欢听的啊。”
“是是是,”杨文清嘿嘿一笑,见一个高大的男人往这边来,他吸了口气,小声对杨继西说,“这人长得可真威猛!”
“这是我大舅子,”杨继西小声道。
“啥?”
杨文清看了看他,又看了看越走越近的孙大哥,再转头看向和扬母说笑,长相不错的孙桂芳,忽然又小声对杨继西道,“哥啊,得亏嫂子不像她哥哥。”
杨继西闻言哭笑不得。
“搬桌子去?”
孙大哥说。
“走,”杨继西点头,见此杨文清也跟上帮忙。
他的病已经控制得很好了,而且干活儿啥的也不影响。
都是年轻人,没多久杨文清便一口一句孙大哥了。
得知孙家还有一位妹妹,杨文清倒是有些好奇,见到孙玉兰时,他的脸一红。
孙玉兰穿着孙大嫂给她买回来的蓝色秋装,竖着一个大辫子顺在身后,头上别了一个发夹,也是孙大嫂给她带回来的,孙桂芳也有两个。
她长得甜美,笑起来就更好看了。
孙玉兰见他面红耳赤,也有些不好意思,正和孙母说话的杨母发现后,心中一动。
接下来的时间,杨母一直和孙母在一起说话,帮着做点小活儿啥的。
快到中午时,院子里的人便多了起来,新院子这边摆了四桌,老院子那边五桌,杨大奶奶那边的院子里也是五桌,吃了三轮,可见杨二奶奶家的人缘有多好。
当然也有这些年他们里里外外给出去的人情。
下午,杨幺妹几姐妹还有周家舅娘们便离开了,晚上人不多,也不用她们再帮忙,走时背篓里也装了不少杨继西给的回礼。
没多久杨文清母子也告辞了,他们说到了镇上后杨叔会来接他们。
“我现在知道你们住哪里了,随时可以来找你,”杨文清道。
“好,热烈欢迎。”
杨继西笑道。
杨文清余光扫了一眼,蹲下身和文生说话的孙玉兰,什么也没说,便转身离开了。
路上,杨母看了他好几眼。
“妈想说什么?”
杨文清无奈道。
“我就是觉得孙家姑娘瞧着不错,你觉得呢?”
杨文清淡淡一笑,“是啊,值得更好的人和她度过一生。”
而不是他这种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发病的人。
杨母闻言眼睛都红了,她又怕杨文清瞧见只能快步走在前面。
看着母亲的背影,杨文清心里也不好受,在发现他生下来带病后,杨母二人就没再生孩子。
他也知道父母的期望,也清楚他们家的条件不错,愿意嫁进来的姑娘不少,但多数都不是因为他,而是因为他们的家庭条件。
而杨文清又不愿意拖累别人,所以婚事一直耽搁着。
母子二人一前一后的走在小路上,谁也没再说话。
晚上吃席的就没有多少人了,大多数是村里人,刘香莲就是晚上过来吃饭的,她抱着长大不少的福宝,进厢房看了看嫣嫣,夸了两句后,塞给孙桂芳一个红封。
孙桂芳想还给她,结果刘香莲抱着福宝就出去了。
于是孙桂芳把红封交给了杨二奶奶。
快开席的时候,李成杰带着小夏还有成才来了。
“杨兄弟恭喜啊,弟妹恭喜恭喜。”
李成杰笑眯眯地塞了个大红封过去,接着又从背篓里拿出两匹布,“我们都是大老粗,也做不来衣服,只有买布,劳烦弟妹自己动手了。”
“李大哥太客气了,”孙桂芳笑。
李成杰三人与孙大哥他们一桌,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