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日升,又是新的一天。
太阳还没出来,天色刚蒙蒙亮,早起的鸟儿已经迫不及待地在树枝上找虫儿吃。
若是海东青在这里,它们决计不会如此快乐。
陈凡这次出来,什么也没带,两只小金丝猴和三只海东青都留在卢家湾,只有两姐妹带着各自的宝贝狸猫回来。
不过半斤和八两对树上的鸟儿不感兴趣,此时正在院子里玩你追我逐的游戏呢。
听着鸟叫声,姜甜甜在生物钟的影响下,和往常一样按时醒来。
她刚想起床,就感觉到自己正被某人搂在怀里,动弹不得。
忍着些许疼痛,缓缓睁开眼睛,便看见一双眼睛正笑眯眯地看着自己,顿时心里一紧,又赶紧闭上。
陈凡呵呵笑了两声,将她往怀里紧了紧,轻声说道,“今天请假吧,别去了。”
姜甜甜忍着羞涩,赶紧摇了摇头,小声说道,“不行的,前段时间请假太多了,不能再随便请假。而、而且……”
说到这里,声音渐渐有些微不可闻,“这点伤没事的。”
这时外面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那是姜丽丽已经起床,正在洗漱。
姜甜甜也顾不得害羞了,扶着某人的手臂,轻轻往外推,“真的要起来了。”
“好吧。”
陈凡也没继续逗她,腰杆一挺,直接带着她坐起来,却没有立刻松开,而是又往怀里一拢,亲了一口,才笑道,“起床。”
姜甜甜稍微适应了一下,先红着脸在某人的干扰下穿好衣服,转身看看他还没穿上衣,又赶紧拿起衣服帮他穿好,这才摸摸发烫的脸颊去开门。
房门拉开,却吓了她一跳,“你在干嘛?”
姜丽丽往后缩了一下,讪讪笑道,“看你们起床没有。”
再去看陈凡,只见他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也不禁一下子红了脸,低着头喃喃说不出话来。
这场面下,姜甜甜哪里敢多呆,一下子闪进对面的卫生间,竟然还嘭地一声关上门。
陈凡哼哼两声走上前,看看低着头的姜丽丽,轻轻摸了摸脑袋,没有说话,随后将她搂在怀里。
被心爱的人抱着,姜丽丽忐忑了一晚上的心情才平静下来,她紧紧抱着陈凡的腰,嘴角微微翘起。
以后小凡和姐姐都会永远陪在自己身边,真好。
……
时间转眼就到了四月底。
陈凡这段时间也没干别的,每天除了接送两姐妹上学、放学,便是慢悠悠地在家里写作。
二月份那次太赶时间,是因为他担心去了西南,万一不凑巧出了什么事回不来,对各方面都要有个交代。
甚至当时他还留了一份遗嘱在省城的宿舍里,如果真的出了意外,他们整理遗物的时候,肯定能发现。
他虽然开了挂,却也超不过人类的范畴,而热武器时代,战场上炮火轰鸣,说不好什么时候就会有枚炮弹落在身边,然后一了百了。
所以他是真的做好了壮烈的准备,才毅然过去的,既然穿越一次,又给了自己一身本事,不过去走一遭,首先他自己心里那关就过不去。
留遗书出征,也算是部队的传统,虽然他不是军人,但既然要上战场,自然也会遵守这条规矩。
不过现在自然不用了,下次回省城,就将那份遗嘱烧掉。……或者不烧也行,反正里面的内容是将所有遗产留给姜丽丽,嗯,现在可以加上姜甜甜的名字,别的也没什么了。
他先将之前写的所有稿件分别寄出去,论文寄给老师,《龙骑士传说》存在软盘里,等周亚丽回来拿,其他几部分别寄给几家杂志社。
现在没有了紧迫感,也没了任务,只剩下一本下半年交稿的《小城故事》,一下子又松懈下来。
多的时候,一天能写上8000字,少的时候,随便写个一两千字的短文,便算是完成任务。
其他时候便躺在家里喝茶听书。
可惜,这个时间点,单田芳老爷子还没有重返书坛,只能听点5、60年代录制的老相声段子。
不过也快了。
就在今年的5月1日,单田芳在鞍山人民广播电台播出了第一部评书《隋唐演义》,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先后录制播出了三十九部评书,风行全国大江南北几十家广播电台。
尤其是1986年与鞍山电台合作的《百年风云》评书,长达202讲,从鸦片战争讲到辛亥革命,内容引人入胜,风格波澜壮阔,在全国百余家电台播出,掀起了一场学习近代史的热潮。
而且这位老爷子可不一般,早年为了补贴家用,夫妻俩一起到外面“走穴”,诶,对,他可是在6、70年代就开始走穴的老艺人,主要是在内蒙一带演出。
那时候他们两口子的户口关系还在鞍山曲艺团,去外地演出,没有定量,只能买高价粮,每个月单单买粮食的钱,就能把普通家庭压死。
即便如此,他们还能一个月存下好几百块,年收入大几千,一年不到就能买套大房子。
就算是鞍山曲艺团,也只能用尽办法逼他回单位,比如让他上缴部分收益,结果在外面赚的钱抹不平开销,从而让他自己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