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抬头,眸色坚定,“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
李献接到通知后,让杏准备范仲淹的行囊。
“他不在家中住吗?”杏觉得郎君这举动近乎于逐客。
“不会。”
范仲淹何等风骨,当年被朱氏讥讽,得知自己不是朱家人后,毅然决然拜别母亲出外求学,每日宁可吃些冷粥,也不肯对朱家人和当初不容自己母子的范氏低头。他留在汴京,定然不会借住在李家。
而且他的母亲谢氏必然会跟着来汴京,住在侯府诸多不便。
谢氏……记得是快去了吧!
李献记下了此事。
王曾先到,见到王钦若后,二人相对无言。
老王性烈如火,最看不起的便是王钦若这等奸佞。
“怎么如此安静?莫非闹鬼?”外面传来了李献的声音,王曾吹胡子瞪眼,“竖子无礼!”
李献哈哈一笑进来,行礼,“见过二位相公。”
王钦若松了一口气,说实话,单独面对王曾他还是有些压力……这个老东西最喜揭他的短,越说越来劲。
“新政之事,老夫以为当秉承太后……”
王钦若先发表了一番颂圣的话,随即把问题丢下来,“此事当如何着手?”
“吏治!”王曾当仁不让。
王钦若淡淡的道:“一动吏治,天下震动。”
“震动便震动,清理干净了才好动手,否则处处皆是掣肘。”王曾是强硬派。
二人开始争执,没多久,王曾照例揭王钦若的短。
老王曾什么都好,就是见不惯什么就要喷,这一点令太后也颇为头痛。
眼看着气氛要炸,李献干咳一声,“王公,吏治咱们先放放。”
你是哪边的……王曾怒了,“地方官员正事不做,整日携妓游山玩水,美其名曰名士风范。
这话您以后对喜欢这个调调的欧阳修说去。
李献蹙眉,“清理吏治便是打蛇,若是一开始便惊动了群蛇,群情激昂,新政如何推行?”
庆历新政在李献看来便是在这方面犯下大错,一开始就提出纲领,把整顿吏治放在
王曾一想也确实是,王钦若干咳一声,他知晓王曾好面子,必然会喷一番。
看热闹也挺好……王钦若微笑着。
“竖子……”王曾气咻咻的,“那你说当以何为先?”
王钦若:“……”
李献微笑道:“王公可会手谈?”
王曾点头,围棋他自然会,只不过水平有些一言难尽。
“对方棋型厚实时,侵消当入界宜缓。”
“你的意思从何处开始?”王钦若也生出了兴趣。
李献说道:“三司!”
“财政?”
“对,财政?”
“万般事物,何为先?”李献仿佛是个导师,在带着一群失败者复盘。
“钱粮!”王钦若眯着眼,随即闭口不言。
晚些,王曾和李献一起出去,“为何一开始不说?”
“我若是说出来,谁是带头人?”李献说道:“您胸怀宽阔,自然不在乎小子冒头。可王钦若是什么货色?若是我一来便压制住他,您说他会如何想?”
“暗中给你使绊子。”王曾叹息,“你年纪轻轻就学了这些人心鬼蜮,不累?”
“这个世间本就是人鬼混杂,我见过人欺人,但却从未见过鬼害人。”
看着李献远去,王曾的随从说道:“阿郎,定远侯年轻,且资历浅薄,可先前却有喧宾夺主之意。”
“你犯了个错。”王曾对随从说道:“他是年轻,可你却忘记了他的另一个身份。”
“阿郎是说……墨家巨子!”
“春秋时,墨家巨子到了一处,若是他愿意,便是权贵的座上宾。”王曾没说的是,李献一番话说的他和王钦若哑口无言。
“老夫只是不知晓,他怎地对新政大局如此熟悉,仿佛经历了无数次。”王曾叹息,突然笑了笑,“太后交代老夫,年轻人冲动,要护着些。”
故而王曾看似不顾大局喷了王钦若,便是让王钦若无暇他顾,给了李献出头的机会。
“年轻,真好!”王增看着脚步矫健的李献,笑的很是欢喜。
李献在宫外等到了范仲淹。
“如何?”
“官家让老夫留在身边,老夫拒绝了。”
“官家身边是不错,可当下我们缺人手。”
“去何处?”
“三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