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首映式严格来说属于舶来品。
一开始的时候是欧米的电影人在玩,后来港岛的电影人尝试了下,发现它确实有效果,能对电影起到宣传作用,反应在票房上可以在部分时候提高电影的票房,于是毫不客气的拿来用了。
由于港岛电影在辉煌的时候就连外国的演员,甚至于是好莱坞的不少演员都会跑过来,发展相对落后的内地同行们与之接触之后自然免不了会受到影响。
随着双方的合作日益增多,本来不讲究这个的国内电影人也开始办起了首映式,并在几年的时间内让它成为了业内的一种规则。
“感觉首映式这玩意儿国人对它的态度与国人对神仙的态度没多大区别。有用的话就信你,没用就弃之如敝履。老外们说我们华夏人没有宗教信仰,居然不信神。实际上我们有信仰的,只是他们看不透罢了。我们的信仰不是某个神,而是实用。”
坐上车,许昂一面帮小妹妹系上安全带,一面同杨小米她们说着话。
今天是老谋子的新作《英雄》的首映式,作为国内顶级大导的老谋子新作发布,国内有头有脸的演艺界名人能来的都不会错过。大家都很想看看,投资过亿的超级大片拍出来是什么样子。
要知道这可是国内首部投资过亿的大片,而且过的亿还不是超出一点点,如此大的投入单凭过亿这两个字便足够引起业内人士的兴趣。
很多人都不禁要问:以国内目前的市场,你晓晓传媒给老谋子投资这么多钱,你确定你能赚得回来?
看看去年国内的电影市场总共才多少钱,即便今年稍稍增加了那么一点点,也不可能有得赚的。毕竟按照电影市场的正规赚钱能力来讲,一部电影想要在票房上回本——仅仅只是回本,票房都得要是投资的三倍左右。
就比如投资一千万的电影,你得要三千万的票房才能保本。
至于那些说票房是投资两倍就可以不亏的人,他们算的是钱的固定数字,即电影票房的总额是院线大约要分走一半,剩下的一半才会计入制作方的收入。可是别忘记了,剩下的一半钱并非真正能落到口袋里的利润,它还要去掉电影专项基金,这是官方定死的一个按票房百分比上缴的数字,为的是用它来维持一些公有设施和机构的运转。
专项基金的钱没人能不交,因为那是所有电影人都可以享受到的权利。你若不交,不说法律层面上会如何,单是业内就会把你封杀掉。
你拍电影没有演员,没有导演,更没有剧组工作人员会来应聘,你拿头去拍啊?
好吧,就算有一群人敢冒大不韪来帮你整活,审批能过吗,版号能拿到吗?
根本不可能。
再这之后除去营销费用和税,还有计算通货膨胀,市场波动等因素,没有三倍于投资的票房,你算什么回本。
业内的专业人士都在算这笔账,晓晓传媒给老谋子的《英雄》投了一两个亿,光是回本就得拿到四五个亿的票房。可是看看国内最近几年的电影单年总票房,它加起来才多少。电影票房能破千万都可以在业内扬名了——当然,前提是不能是大投资,否则你亏了本扬的只能是臭名。
在这个国内电影票房能破亿的就那么屈指可数的老谋子等三两人的时代,如此小的市场怎么可能养得出四五个亿的单部电影票房来。
有些心里阴暗的人经过这么一算之后就暗戳戳的想:晓晓传媒这次多半是要亏本的,为了拉拢一个老谋子值得吗?这么多钱如果用来制作一些中小成本的电影,怎么也得弄个七八部出来了。拼数量上映的话,只要题材不是太差,多多少少也能赚点。看来是某个年轻人一路走来实在太顺,不断的成功冲昏了他的头脑,让他忘乎所以了,这才出了昏招。
“眼看他起高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嘿嘿!”
怀着同样心思的人心照不宣的笑着,他们只恨时间走得太慢,迫不及待的想要看一场楼塌了的大戏。
“世上总有那么些人是愿人穷,恨人富。他们不想看到别人过得好,至少不想看到别人过得比他好,所以总是会用阴暗的心理来揣度未来的可能性。”
车队在行驶中,许昂在车内与唐璐她们说着话。
鉴于今天是老谋子的新作首映式,大家的话题自然都是围绕着老谋子和他的新作展开。
聊到一部新上映的电影,票房是无论如何也绕不开的话题。特别是《英雄》这部披上了开国内亿元大制作先河的电影,那更是无数人翘首以待,想要看它能取得一个什么样的成绩。
究竟是老谋子遭遇滑铁卢,晓晓传媒背后的老板第一次失手,还是老谋子一战封神,开启国内电影的大片时代。
“你对老谋子就这么有信心?”
唐璐其实也不是很拿得准,纵然老谋子是国内顶级大导,可他擅长的是艺术电影,想要票房高是商业电影的范畴,老谋子能不能做好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许昂回道:“我不是对老谋子有信心,我是对我自己有信心。你可别忘了,英雄这部电影的编剧是谁。我就问你,我写的电影剧本哪一部是不赚钱的?哪怕是带有艺术成分的寄生虫,票房在高丽不也是照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