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当宦官的,基本都是被逼上绝路了,以中国人对于传宗接代的看重,好好的谁会愿意挥刀啊!
只有一个解释,所图,甚大!
那么朝堂上劝谏朱祁镇用功学习,不要荒废学业的事情,就有得考量了。
要是仅仅是这样,也就罢了。
他还从宫内的其他宦官那里得知,朱祁镇日常称呼王振,都是“先生”,只有在太皇太后和自己面前,才会改换称谓。
这更令他有了不好的预感。
先不说这王振为什么要朱祁镇作两套称呼,单就是这个“先生”,就有问题。
皇帝对于太监,可以是玩伴那样的友情,可以是家人一样的亲情,但,唯独不能是恭敬。
因为这往往意味着宦官专权,乱政。
而这个王振,他还是小朱祁镇的第一任老师。
严铿虽然是太子太师,但是他不可能从一笔一划开始教朱祁镇。
小朱祁镇的启蒙,其实是从王振那里开始的,毕竟当时宫里,文化水平最高的就是他。
王振也是一个很严格的老师,与和严铿之间那带着温暖的感情相比,朱祁镇对于王振,其实是有些敬畏的。
毕竟从小管着他,而朱祁镇的年龄又小,远远没有到达能够意识到自己身份地位的地步,他不明白其实一个宦官根本不应该拥有这样的权力。
所以这就导致了,从小,朱祁镇和王振就培养起了一种“敬”的感情,甚至一直延续到成年,变成了“翁父”。
一个帝王,管手下的奴婢叫瓮父,荒谬的同时,也可以看出王振对于朱祁镇教育之“成功”。
严铿虽然不知道这些事情,但是他知道不能让这么一个宦官存在下去。
(本章完)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