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吕宋岛。
两艘船前围满了商人。
“啧啧,真是上好的丝绸。”
“这瓷器,这绘画可真是精美,果然是大陆的好货。”
他们打量着摆放好的货物,不时发出赞叹的声音,许多人纷纷掏钱购买。
几个师爷打扮的人正忙活着买卖,一个身着劲装的精壮汉子抱着臂膀站在后面,含笑看着眼前的一幕。
没想带来的物品在南洋竟是如此受欢迎,这才不过开始售卖一个多时辰,便已经有一大半被抢购一空,价格还是大陆的三倍多,简直是暴利。
怪不得哪怕朝廷已经严令禁止走私,各大家族依然在偷偷出海,这么多白银,谁看了谁不迷糊啊。
热火朝天之际,忽然人群的后方起了一阵的混乱,几个强壮的汉子挤开人群,护着一个衣着华丽的老者向他们走来。
商人们被强行挤到一边,自是满腔的怒火,口中便要亲切问候那人的祖先,但是一转头看见来者,却是生生憋了回去。
这是来之前,管家千叮咛万嘱咐要注意的人物。
此时一长串的骑兵队伍正从那马车前方走过,他们穿着华丽的服饰,装备精良,挎剑提弓,甚是威武,这是朱高煦的府兵们。
他注视着自己的弟弟,眼神在他与朱高煦之间游弋,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作为吕宋的龙头,他也习惯了这样的来往,对方这是要结交自己,若是不顺着来,对方反而不乐意。
岂不是,隋炀帝旧事。
那潇洒的模样,与体胖残疾,只能坐在马车里的朱高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不过,大典也需要一个有足够威望与博学之人作为主编。
本来朱棣的心目中最合适的人物,是姚广孝,但是黑衣宰相却拒绝了朱棣的邀请,于是他再度放眼京中人物,选择了同样家学丰厚的严涯。
来人一身锦袍,身材壮硕,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拢在头顶,胡须飘逸,英俊无比。
老人也不在意,继续说道:“朋友这儿好东西不少,这般买卖,却不嫌费劲?”
而严涯越过朱高煦,看到了他后面那个人影,与自己的脸庞有着七八分的相似。
“便全都卖与阁下,那一成也不需要,就当是交个朋友了。”
朱高炽的脸色,终于有了些许的变化,是不满。
闻言,车厢内一静。
他看见了自己的好二弟,高阳郡王,朱高煦。
正是朱高煦。
“是许柴佬。”
许柴佬。
朱棣在不久之前萌生了修书的想法,他想要修一部囊括古今所有典籍的大典。
他眯起了眼睛,而那老人也到了跟前。
“在下陈肃。”精壮汉子微微笑着,拱了拱手,他正是改了名字后的严肃。
严涯的脸上波澜不惊:“陛下御极不过一载有余,又有皇长子殿下辅佐,大明也是国力繁盛,殿下倒也不必太过忧虑。”
“殿下。”
你好歹也是永乐皇帝的皇长子,怎么在这里这么没牌面的吗?
“修书之事,越国公怎么看。”
“陛下有比肩秦皇汉武之志,也是极好的。”严涯笑着回应:“盛世修书嘛,若是按陛下的意思修成此书,则永乐之名,万世难忘。”
他也是一身戎装,显然朱高煦外出狩猎也邀请了他。
两人刚刚从朱棣的皇宫里出来。
随着队伍的不断前行,终于有一个骑着枣红色高头大马,身姿挺拔的身影出现在了两人的视野之中。
朱高炽伸手,缓缓将车窗上悬挂着的帘子掀起。
是严铿。
陈肃保持着笑容,没有答话的意思。
严涯点了点头,算是回应。
陈肃怔了一怔,随即大笑一声,鼓起掌来:
朱高煦这般,是冒犯。
干脆他也扯开话题,唠一些家常。
老者微微一笑,也不推辞,便令手下拿钱取货。
由于还不是太子,所以朱高炽的府邸并不在东宫,而是在城中,朱高炽便邀请严涯共行。
而陈肃,虽然表面上依然笑容可掬,但是心底里却提起了百二分的提防。
“前方有一支回城的队伍占住了去路,走不了了。”
“这里所有的东西,老夫加价一成,全部要了!”
“二弟!”
-----------------
许柴佬,南洋吕宋岛的首富,这偌大的岛上,倒有三分之一的生意归属于他。
“什么事?”朱高炽的面色平静。
朱高炽虽然脾气好,但是这般欺辱,却也让他有些恼怒,尤其是还有外人在的情况下,就更失几分脸面,不由地带着几分怒火问道:
管家之前提到过的吕宋首富。
朱棣选择修书。
“不愧是南洋首富,果然是好气魄。”
朱高煦骑在马上,闻声瞥了他一眼,随后似乎是才注意到这皇长子的仪仗一般,拱了拱手,脸上带着敷衍的笑容,就算是见过礼了。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是接下来的话,却是很好猜。
这章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