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吴家请客那天,苏欣在后厨帮着舅妈们还有其他吴家媳妇一起做饭,吴氏虽然不情愿女儿的手指碰这些,但是这里不是自己家她能做主,只好把苏欣打发去了择菜的活计。
苏欣自己没觉得有什么,和几个表妹、表弟么一起忙活,并充分感受到了农家请客跟前世的不一样。
比如提前过来帮忙的媳妇,还有桌子板凳这些,全靠吴家肯定不够的,大家都是自己带桌子带板凳过来。
碗筷这些,同样是每家带上足够的分量,有几个人过来吃饭,带几个碗筷。
苏欣好奇碗筷带来了,不会拿错吗?
小表妹疑惑地问:“都是自家的碗,怎么拿错?”
苏欣说不出反驳的话,不得不说现代的瓷碗也是家庭财产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哪家孩子摔碎了碗,绝对要被狠狠抽一顿,大家很难认错。
再看菜式,不是论盘装,而是分八大碗,正常的宴席都要四荤四素,因为是自家吃席,所以就变成了三荤五素。
一碗草鱼炖豆腐,一碗油渣炒白菜,一碗韭菜炒鸡蛋,素菜则看菜园子现在有什么蔬菜,后者大家自己在家都吃腻了,都没有好奇。
苏欣发现,吴家这边并没有女人不给上桌的习俗,菜上齐之后,大家就招呼女眷们坐好。
男人们都得了一碗米酒,由苏老头和吴家族老说完了话,大家都很珍惜地品味着米酒的味道。
没有人过来劝酒,所有人先把筷子伸向了那三道荤菜。其中以小孩吃得最凶,嘴里的肉还没嚼完,筷子又去夹了新的,惹得做家长大声呵斥“没规矩”。
苏欣一边看顾着茉莉和三娃子,一边在心里想,吴家这边到是比苏家好上太多。
不管是约定习俗的规矩,还是大家普遍认同的道理,都比苏家有人情味。比如苏老四想卖侄女,这在吴家是不可能发生的,他们甚至愿意把出嫁过的吴宁接了回来,并不惧怕一个出了真正意义的读书人家庭。
其次在原主的记忆里,苏家有外人吃席的情况下,女人都不给上桌的,全都在厨房待着,自己留点饭菜单独吃。
古代的厨房那有那么大的空间给那帮厨的妇女们坐?地上充满了血水,还有洗菜溅水之后的泥泞土地……环境不是一般的差。
吃席反而很快,肚子塞不下更多的粮食之后,大家都起身收拾自己的碗筷。这个时候桌上剩下的菜,就会被大家平分到每个碗里,这样每个人拿回自家的碗还能有剩余,回到家又能吃一顿。
现代人担心的螺旋幽门杆菌,放在这个时代,没有任何市场。
不管苏欣心里怎么想,她都没表现出来,虽然她努力融入这里,但是也不能一蹴而就。
请客之后,吴氏和苏老二都回去了。苏老二这次过来的时候,还给吴家带来一袋三十斤的粳米,一袋二十斤的白面,还送了二十斤的豆油,这都是给吴家做饭时候用的。
苏老二知道苏欣吃不惯糙米,也吃不惯粗面粉,炒菜不放油更是一口也吃不下去,所以就自己准备了粮食过来。
另外,他还把之前家里还留着的两匹细棉布送给了吴家二老,当作孝敬。
没道理他和吴氏、还有三个孩子都一身新衣服,岳父母却没得到一身。
吴家二老对苏老二连苏欣吃饭问题都要担心,一开始十分不解,这是他们的外孙女、外孙子,好不容易过来玩,哪能不好好照顾。
但是这三天内,看吴氏给苏欣做饭远超他们接受能力的做法,都没有提再拒绝的话。
这种做法,他们确实也负担不起啊。
三天用的油,顶得上他们一个月的油量。几个舅妈看得眼皮直跳,只想拦住吴氏还在往锅里倒油的手。
苏老二和吴氏过来的时候,就送了一波东西,三天过去,又送了一堆东西。吴氏又和老吴氏说了自己家打算在秋种后起新房的事。
大家都知道了苏家不一样了,是真挣到银子了。
就是没有眼睛的人,那辆新牛车都多少显出苏家现在的家底了。
待吴氏和苏老二离开之后,吴老头和老吴氏都叮嘱了家里的人别往外说。苏欣的日子终于清净起来,老吴氏和老李氏不一样,她是个慈祥的奶奶,有空了就给苏欣做好吃的,炸花生,酒酿圆子,芝麻陷儿的烤饼……苏欣从她身上看到了自己师傅的影子。
吴老头也跟愁眉苦脸的苏老头不一样,他是一个喜欢笑的老头,喜欢逗小孩子玩,手指灵巧,给三娃子用篾子每天编不同的小动物,哄得三娃子天天咧着大嘴。
大约得了吴氏的提醒,吴家谁都提苏欣嫁人方面的话题,苏欣日子过得轻松,就有回报他们的想法。
她跟着四舅舅吴佑平一起去捉过水虎,正好看过下河村挨着哪条河。去过之后,她大失所望,还以为是宋河的分支,过去才发现,只是一条小河分割了下河村。
河水不够深,只有村人自己做的小船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