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1章 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本将愿为华夏死战!
在烈焰面前,无论王侯将相还是基层小卒都与禽兽无异。
火焰不会在意祂吞噬了谁人,只是依照自然规律顺着风向继续烧向蒲阴陉。
动荡不稳的士气、越来越近的火海、公然叛逃的徐廓、不知所踪的毛遂相互叠加,促使越来越多的毛遂所部将士穿山越岭的北上奔逃,重回上谷关下。
“马兄!马服兄!”灰头土脸的徐廓站在城墙下,面向城墙高呼:“是徐某!是都尉廓啊!”
“城外火势愈盛,还请两位兄台念在往日同袍同泽的情分上,速开城门,容吾等入城避难!”
“救命之恩,徐某并所有袍泽必当铭记于心!”
徐廓身后,卫仓等一众将士也纷纷下马,更是把兵刃都扔在地上,面向上谷关苦苦哀求。
“余者于城内安营扎寨、整军休整。”
在一,6一9?一书一.吧一看`无,一错版本%!'
若是关南溃军入城之后暴起发难,上谷关将岌岌可危。
投秦一念起,顿觉天地宽。
李牧日后的地位越高,他们日后的地位自然也会越高!李牧轻轻颔首:“接下来的战事将格外激烈,恐将会是古往今来皆不曾见的大战。”
李弘转身,壮着胆子训斥:“本将此话,有错吗?”
而后,徐廓便见身穿常服、外披貂裘的李牧正站在城门楼上!徐廓心头没有丝毫惊讶,只升腾起了浓浓安心和敬畏,赶忙拱手高呼:“末将徐廓,拜见武安君!”
李牧自从第一次看不下去李弘等将领的愚蠢以至于主动开口的那一刻起,就已经下定了决心。
徐廓闻言安心了几分,正准备表表忠心就听李弘突然开口:“家父以为徐将军有功,本将却是以为徐将军无甚功劳,只不过是因战局不利故而主动归降。”
徐廓则是撩起下裳,一路小跑登上内城城门楼,略有些忐忑的拱手道:“罪将徐廓,不知对面乃是武安君当面,否则罪将定不会兴兵而战。”
“区区两万溃军而已,何须心怀畏惧!”
李牧微微皱眉便欲开口,李弘却抢先说道:“徐将军有心戴罪立功乃是善事。”
“都尉马冲、都尉赵姜二部登城巡逻,斥候外扩二十里。”
“儿做的错事,不当由阿翁代儿背负骂名!”
看到这一幕,徐廓彻底懵了:“啊???”
“但此事却无须询问家父。”
“开城门!”
“此战,只能由乃翁亲自挂帅!”
“无碍。”
如果李牧不在这里,李弘绝对会毫不犹豫的选择锁死城门,坐视城外溃军被大火尽数烧死也不会冒这个险。
在徐廓看来,李弘绝对是在开玩笑,但这个玩笑一点都不好笑!而且身在军中,若非李弘是李牧的儿子,开这种玩笑绝对是要掉脑袋的!
“本将,非是俘虏。”
“阿翁本欲遵王令还朝,是本将联合了军中将领偷袭阿翁并将阿翁俘虏。”
更重要的是,李牧率军投秦能得到的封赏绝对远高于李牧被绑着送去大秦所得到的封赏。
李牧已经累了,他也已经活腻了,但代地万民还需要有人去庇护,柏人李氏也需要有人扛旗,李弘就是优秀的备选。
“吾乃乃翁也!”
“自本将张口指点我军战略的那一刻起,本将便已背叛了大王。”
听到徐廓的呼声,一众二五百主也赶忙小跑进城,满是激动的齐齐拱手:“拜见武安君!”
为免引起误会,徐廓当先把佩剑扔在地上,第一个走进瓮城。
然而徐廓却断声喝令:“都不许乱!”
“现在面对区区两万溃军却是惧了?”
“所有将士尽数将兵刃扔在地上,由卫仓率二百人携入城中。”
阿翁不会杀儿,但城外那些兵马是真可能对儿拔剑啊!
“你我父子血浓于水、损益相连,自当同心同德、荣辱与共!”
李牧瞥了李弘一眼道:“汝连偷袭俘虏代国上将军、武安君这等事都做的出来。”
李牧冷哼一声,沉声道:“有何不同?”
“联军虽然依旧会遭重创,但代军却定然已冲破上谷关,北归代地。”
“家父只是本将的俘虏,所行所举皆是被本将威逼所致。”
“令!都尉徐廓、都尉陆高二部立刻北上,配合伏兵迅速歼灭呼格吉勒所部。”
“弘儿经验尚浅,还不当担此重担。”
李牧不会因为手上的绳索和嘴里的软木棒,便遮掩自己背叛代王的事实。
“武安君,徐某愿戴罪立功!”
无论是什么时候,李弘都会咬死这个说辞。
“又是本将下令,令我军作乱反叛,不再听从代王王令而是引兵攻打联军。”
“本将为首,二五百主次之,五百主再次之,各部百将自辖所部,分批入城。”
李牧平静的吩咐:“都尉廓上城墙议事。”李牧笑着揉了揉李弘的脑袋:“汝乃吾子。”
“弘儿威望浅薄,也难令各部将士死战不退。”